中秋將至,我又想起一件往事,也是和過中秋節有關的。
那是二十四年前,也就是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二日,我奉命前往韓國履新。那天我起得很早,忙着出發,因為要繞道香港前往漢城(現稱首爾)。
中韓兩國雖隔海相望,北京至漢城不過一千多公里,並不遙遠,但是由於兩國長期沒有外交關係,雖有包機在上海至漢城、天津至漢城之間往返,可北京至漢城之間一直沒有正式開通班機航線。去漢城,只能繞道香港,或繞道東京,我選擇了繞道香港的路線。
中午到達香港,吃罷午飯等了兩個多小時,才乘上去漢城的班機,飛行三個多小時後,到達漢城時已是燈火通明的傍晚。當時我是第一次去漢城,本想看看那裏的風光,已經完全不可能了。乘上使館的座車,向市中心出發,路上車輛的堵塞,完全超出我的想像。一問才知,原來那天,韓國人還處在中秋假期之中。
韓國過中秋,全國放假三天。我們國內那時還沒有中秋假,但韓國早已實施中秋放假。韓國人過中秋,與中國不同的是,除闔家團聚外,還要祭祖掃墓。在首爾上班的人,要趕回老家與父母親朋團聚,並舉行儀式祭祖,還要去掃墓。我到漢城那天,是中秋節次日,回家團聚祭祖的韓國人,正駕車趕回漢城,從而造成交通嚴重擠塞的情況。我們在車流中穿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本來從機場到市中心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竟走了一個半小時。
到達住處後,我打開電視不禁一驚,只看到高速公路上,汽車排起了長龍,都是往回趕路的車輛。據報道,從漢城到釜山四百公里,平時駕車只要三、四個小時,但到了節日車輛堵塞,八個小時甚至十個小時才能到達。可笑的是,有的家庭三、四口人,預計到這一情況,帶足食品,遇上堵車,就下車在路邊吃飯。
這是我第一次在韓國遇上中秋節,行前因出發準備繁雜,也沒顧得上過節,但到使館後同事們告訴我,給我留了月餅。韓國人過中秋主要吃年糕,但漢城的華僑餐館老闆十分熱情,專門做了月餅送到使館。
吃月餅固然重要,但到達漢城,親身體驗到韓國人過中秋節的氣氛,於我印象更為深刻。
轉過年來過春節,韓國也是放假三天,回家與親人團聚和相互拜年的風俗與中國十分相似。韓國稱中秋節為「秋夕」,稱春節為「舊正」,雖名稱有所不同,但他們對這兩個節日重視的程度不亞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