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香港教堂建築/陳天權

時間:2016-09-11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採用古典復興式設計

  香港的西式歷史建築,最富趣味的是教堂,每座的設計雖然會有相同風格,但各顯姿采。十九世紀主要採用巴洛克或哥德復興式,二十世紀初流行古典復興式和新巴洛克。往後更雜亂紛陳,形成都市中的獨特景觀。

  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聖堂是香港墳場小堂和聖約翰座堂,天主教會最古老的聖堂是伯大尼修院小堂和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這四座都以哥德復興式設計,有尖拱、尖塔和扶壁裝飾,營造高聳的感覺,部分還有豐富雕刻和彩繪玻璃窗,宗教色彩濃厚。

  踏入二十世紀,仍可見到哥德復興式教堂,如玫瑰堂和聖安德烈堂,但這種風格已開始步入尾聲。隨之而起的是古典復興式,如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小堂、聖彌額爾小堂、聖瑪加利大堂和基督君王小堂等。到了三十年代,興建一間教堂不單純呈現一種風格,聖保羅堂便混合了新巴洛克和哥德復興式,聖德肋撒堂加入當時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

  三十年代又有另一種風格出現,就是中式外觀的教堂,譬如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聖馬利亞堂和聖三一座堂等。這與當時教會推行本色化運動有關,希望透過教堂建築實現西方宗教與中國文化的融合,拉近教會與民眾的距離。但這種風格只是曇花一現,隨着戰雲密布戛然而止,戰後已不再盛行精雕細琢的功夫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