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畫中浴女\李夢

時間:2016-09-08 03:15:58來源:大公網

  圖:安格爾作品《泉》\作者供圖

  最近在讀英國藝術史學者克拉克(Kenneth Clark)的著作《裸體:一種理想樣式的研究》(The Nude: A Study In Ideal Form)。書中提及一個有趣觀點:「裸體的」(nude)與「裸露的」(naked)女性形象看起來近似,實則有些微妙分別。

  在克拉克看來,「裸露的」有些尷尬甚至被迫的意思在其中;而「裸體的」則相對自然些,是畫中女子為展示身體的「有意為之」。提到畫家如何將裸體描畫得自然又意涵豐富,克拉克舉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又譯:倫勃朗)畫作《沐浴的拔士巴》(Bathsheba at Her Bath)為例,稱這幅畫作是林布蘭「最偉大的裸體作品」。

  《沐浴的拔士巴》創作於一六五四年,是這位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的晚期作品。林布蘭前半生順遂,後半生潦倒,而所謂的命運轉捩點,發生在一六四二年其妻薩斯卡離世時。妻子家境富裕,資助林布蘭安心創作。妻子去世後數年,林布蘭與家中侍女亨德里克潔相戀並同居,這引起教會人士的不滿。彼時的教會委約大量宗教畫創作,是不少畫家的金主。得罪金主的下場,我們不難想見。也是在同一年,林布蘭完成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夜巡》,不想又引來眾多質疑。

  名利雙收的青年時代,林布蘭作畫時率性且自信;十七世紀四十年代經歷諸多打擊後,他的創作不論在內容抑或形式上,都漸漸變得內斂且深沉。以這幅《沐浴的拔士巴》為例,題材雖說仍然出自林布蘭慣用的聖經故事,用筆卻深諳得多,除畫幅右側的一束光照亮拔士巴赤裸的身體之外,畫面其餘部分均是濃密且壓抑的黑。如是用色,不單與林布蘭晚年心境有關,與畫中人的情緒亦不無關聯。

  畫中的拔士巴,剛剛沐浴完畢,手握一封信,信中稱其丈夫已在前線戰死。從畫中拔士巴的表情,可看出她心事重重,無奈哀傷。大衛王覬覦拔士巴美貌,故意將其丈夫派往前線戰死,趁機贏取美人。拔士巴明知大衛王計謀,卻迫於強權不得不屈服,其委屈與不甘的情緒,在畫中清晰可見。值得一提的是,林布蘭安排女主角在沐浴後讀信,其實頗有一番用意。當初,大衛王戀上拔士巴,正是因為某次偶然見到這女子沐浴時的模樣。

  浴後潔淨的身體,竟成為罪惡的肇端,這實在是無常且引人唏噓的事情。

  而裸體在畫中,不單是女性美的載體,亦具備了某種抒情與暗示的意味,無怪克拉克不吝用「最偉大」來稱呼這幅裸體畫作呢。

  如果說林布蘭畫中的浴女,神情舉止看得出「欲言又止」的意味,那麼安格爾(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畫中的女子,同樣赤裸身體,同樣在沐浴中,卻自信愉悅,正在享受一場與水有關的遊戲。

  畫作取名《泉》(The Source),是這位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花費三十六年時間創作完畢的作品。畫中女子站立水中,身形豐腴、柔美,右臂枕於腦後,左臂托起一隻陶質水罐。罐中有清水流出,地面上聚起一小窪水,水中女子倒影清晰可見。水與裸女、人與自然,因之呈現出一種相互映照的愜意觀感。

  不少觀者看過這幅作品後,必會讚嘆它的美。這美,不是甜膩煽情的那種,也不是無關肉慾或情色,而是更超脫、更出塵的美。安格爾生活在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過渡時期,卻並未像他的同鄉、畫家德拉克羅瓦那樣傾心熱烈的、極富抒情性的表達,而是試圖延續古典主義的神髓,關心線條而非色塊,用筆克制而典雅。畫中女子站立的姿態隨性自然,卻又不失端莊,引人遙想及文藝復興乃至希臘時期的審美趣旨。畫家完成這幅作品時,已是七十六歲高齡,幾乎將畢生藝術之理想傾注其中。

  林布蘭與安格爾描繪的浴女都是迷人的。只是,林布蘭筆下的拔士巴是身處黑暗漩渦中的凡俗女子,會生氣,也有悲傷;而安格爾畫中的女子,則完全是不食人間煙火、至美至善的出水芙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