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羅漢松,一世唔會窮」,就是這句話,富豪門前庭院,少不了一株高大的羅漢松守護家宅,點綴門面,顯示身份。
正是這句話,開始有人盜樹,有利可圖,盜樹者於是日增,三數人糾結成黨,有計劃地活動,逐漸形成「盜樹黨」,潛入大嶼山、西貢深山挖走羅漢松。據統計,全港山頭約有羅漢松三千株,這五年間,盜樹黨猖獗,連根拔起,挖走近千株,目前,餘下僅約二千株,這樣下去,再過三幾年,全港野生羅漢松都會被偷光,這還得了!
羅漢松放在幽雅環境供人欣賞,如今變了搖錢樹,身價扶搖直上,一株高大的羅漢松,由一位富豪出價六十萬元購得,市場行情,樹齡十年以上十至十五萬元,百年老樹,七十萬至一百萬元,不大不小、長相一般的叫價七千至三數萬元,有人出價,必有甘願冒險的非法者,這些出沒西貢、大嶼山、蒲台島以至柴灣歌連臣角山頭的「盜樹黨」,警方破獲的個案資料,主要來自內地,他們計劃周詳,先不帶工具越境潛入山頭,找到目標,拍下羅漢松的照片,回去找買家議價,再帶備工具,潛入現場動手挖樹。
此外,價值不菲的土沉香樹(又名莞香樹)也被「盜樹黨」不斷砍伐,早前三名男女持雙程證入境,潛往大埔滘自然保護區,行為鬼祟,引起警方懷疑,從他們身上搜出幾件鋸樹工具,三人承認企圖上山斬土沉香樹,由另一批人以快艇接應,運返內地。
土沉香樹與羅漢松都是珍貴樹種,新界及離島居民自發護樹,對盜樹者十分警覺。西貢孟公屋村民曾發現三個男子在山頭徘徊,行蹤可疑遂報警,警隊在山上搜捕一小時,捉了三名內地男子,搜出兩大背囊土沉香樹,一把開山刀,兩把鐵鋸,附近有多株土沉香樹被斬,傷口新鮮。只靠村民不是辦法,怎麼不增添巡邏隊在要隘防禦。
自明代以來莞香業是香港的經濟命脈之一,是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養活了不少樹農、香料工人以及船家。
當年,沙田瀝源與大嶼山沙螺灣出產的莞香,首先運到尖沙頭(今尖沙咀)的香埗頭,再用小艇轉運香港村(今石排灣),裝卸到「大眼雞」運往廣州、江浙各地。「大眼雞」又稱艚船,黑艚運鹽,白艚運香品。江浙一帶的鹽商,大富大貴,這些富貴人家的女人,是莞香的主要消費者,她們將莞香放入精緻的銅爐焚燒,香煙縹緲,滿室芬芳,以莞香製的香液成為女性時尚,如現在的高級化妝品。江南巿場需求殷切,當時香港的種香與製香業盛極一時,成為對外貿易的商品。
目前新界種植的是次級的香膠樹,皮脆有膠,皮與木均可舂磨成香粉,製成神香,作祭祀之用,香膠樹也可製成香料,香氣僅次於莞香。
羅漢松命運堪虞,被大量挖起偷走,土沉香樹同病相憐,警方資料顯示,去年警方接獲涉及砍伐土沉香樹的個案為一百二十宗;環保人士與村民合作調查,統計過去一年,一些有五十年樹齡的土沉香樹,約有三百株被斬,他們發起「救救土沉香樹」運動,至於野生土沉香樹,若保護不力,未來會陷絕跡之危。今日,羅漢松與土沉香樹身價不菲,成為非法者致富的犧牲品,「盜樹黨」近來轉入夜間活動,怎可以不加強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