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不作詞臣作帝王\陳煒舜

時間:2016-09-07 03:16:09來源:大公網

  更有趣的是,梁武、隋煬皆以文人自居。如有次豫州進貢特大栗子,梁武帝一時興起,向群臣提出比賽默寫和栗子有關的典故,看誰記得最多,結果當然是武帝勝出。散席後有人問起沈約,沈約答道:「蕭老頭兒自負又護短,所以我有意比他少寫了三則!」話傳回宮中,武帝氣惱不已。而隋煬帝設立進士科,眼見考場芸芸士子揮筆疾書,自負地說:「要是跟他們一起考,我肯定拿第一!」至於他對薛道衡、王冑等人詩中佳句的嫉妒,也是著名的稗聞。換個角度看,梁武、隋煬的自負、氣惱、嫉妒,反而體現出他們並不自外於文人之列,因此更傾向於以文學方式來引導文風,而非純以政治手段來掌控文壇。

  所謂「南朝天子多無福,不作詞臣作帝王」,唐代以後的帝王詩人越在意君主身份,卻也越作不出好詩來。因此明清所編各種古、唐詩選中,先唐與唐代帝王詩登錄的數量實在不成比例。當然,隋煬帝創立科舉制度,打破了門閥世族對政治的壟斷,不僅讓平民得以參政,也結束了貴族文學的時代。

  唐代以詩賦取士,令平民詩人數量激增,太宗、武后、明皇們就算時有佳作,也很難不被淹沒在唐詩的汪洋之中了。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