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一雙手\葉特生

時間:2016-09-06 03:16:15來源:大公網

  我的手不巧,不擅長幹活,幾十年來,只用手來寫作。

  近年視力不如前,看書寫作漸變苦活,於是這雙手,轉變用途,成為勞動階級的手。

  在美國,釘補抬托和通水渠等粗工,收費不菲,惟有自己動手做。這些年來,靠着視頻的普及,粗活都有網上導師專人指導,慢慢做出興趣來。

  說是粗工,其實有許多精細的竅門,我領悟力差,學藝不精,人家弄一個鐘頭,我要十個鐘,有五個鐘在摸索和嘗試,有三個鐘在擦汗和休息,動手時,也比別人工時加倍長。

  累積下來,全屋油漆,更換廚房地磚,裝百葉簾,通壅塞水管,都幹過,差強人意,畢竟不能與專業師傅相比,但總算暫時解決了問題。

  一雙手,傷疤纍纍,不再是從前白嫩的手。我常告誡五歲孫子勤洗手,並示範給他看,他老是說我洗不乾淨,我手臂和手背的許多瘢疤創印,他以為是污垢,所以我的示範,等於做了不良示範。

  人總會逐漸老去,要回復從前的手,是不可能的了。

  手有着指標性的意義,一個人幹了多少大事,救了幾許生靈,寫過幾篇好文,做了幾多慈善,都靠雙手進行。反過來,壞事做盡的,也是從手出發。

  富貴人家的手,通常柔軟如綿,而我的手卻硬實如爪,這叫天生勞碌命,但也證明凡事不必假手於人,負自己一生的責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