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公菴禪師寺\陳天權

時間:2016-09-05 03:16:09來源:大公網

  圖:公菴禪師寺的山洞供奉禪師像

  元朗十八鄉有一條公庵路,其名字源於白沙村半山的公菴禪師寺,該廟位置隱蔽,知道的人不多。登寺要走半小時山路,故平日人跡罕至,只有農曆七月廿一日的禪師誕,才出現難得一見的熱鬧。

  公菴(亦寫作公庵)即大眾庵堂的意思,又稱禪師寺,兩旁有多幢石砌建築,屬於元朗山廈村和欖口村的物業。寺方資料介紹,清順治年間有姓張的塘頭埔村民在公菴現址的天然岩洞羽化,其後經同宗張勇發現,見屍身沒有腐爛,便原地安奉,並在洞前修建小廟,名曰「公菴禪師寺」,以期福庇元朗諸鄉。

  一九二二年張九陽出任住持,他籌款築路,在山腰建石橋,取名「會仙橋」,以利行人。香港曾多次遭逢大旱,有元朗鄉紳到來祈雨,結果天降甘露。一九三○年張九陽擴建寺廟,但同年去世,寺廟無人打理,日漸失修,殿堂頹圮。及至一九五○年女尼智輝法師到來重修,九十年代末再由另一女尼智善法師接手打理。

  踏進寺內,可見桌上供奉觀音和佛祖,後方有石級登上岩洞,內有一尊穿古服疏髻的禪師像,打扮似是道教中人。山廈村和欖口村的村民視禪師為保護神,每年禪師誕一起到來拜祭。他們以果品齋菜拜佛,拜祭禪師則奉上金豬。往昔村民帶備大鍋、食物和柴草就地煮食,十分熱鬧。現今簡化,回到鄉村才吃盆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