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參展者及嘉賓出席開幕式\大公報記者郭雨南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雨南報道: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藝術館籌劃的「聽.香講」展覽九月三日於香港文物探知館開幕,展示了楊嘉輝、鮑藹倫及Cédric Maridet三位藝術家的作品,闡述香港的聲音記憶,令觀者親身感受「聆聽」藝術。
多角度認識聲音藝術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Cédric Maridet,鮑藹倫,楊嘉輝,教育活動夥伴「聲音掏腰包」創辦人及執行董事楊陽,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香港藝術館館長(現代藝術)莫家詠等出席開幕式。
莫家詠表示,「聲音」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已經有很多外國藝術家涉獵,且比較成熟,而在香港也受到廣泛關注。本次展覽中除了可以看到藝術家的聲音藝術作品,還有藝術家以香港的聲音回憶作為切入點,與觀眾分享他們在這個城市的生活體驗。希望能讓觀眾多角度認識聲音藝術,並在聆聽、說話以及運用聲音時,有多重的思考。
Cédric Maridet的作品《真心話》描繪了人們對真心話的恐懼,他受香港電影經典對白的啟發,抽取一些電影對白,並做了特殊的處理,有些詞句能知曉意思,但有的卻模糊不清,將其置於一個隔音及聲音反射板的空間內播放。Cédric Maridet希望透過這個聲音裝置作品,闡明觀眾在冒險說出真心話時潛藏內心的掙扎,探討「說真話」的行為。
工作坊推廣創作欣賞
《源迴(進行式)》是鮑藹倫以洋紫荊為主題的作品,將香港市花洋紫荊的基因排序以藝術解讀,運用豐富的元素,將其化成有趣的聲效和影像。
楊嘉輝作品《暴力邊界》具有歷史性,他用了兩年時間,於香港邊境收集環境聲音,謄寫為符號樂譜,打破大眾對聆聽的既有概念。
展覽於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專題展覽廳展至十月三十日,且由藝術團體「聲音掏腰包」擔任教育活動夥伴,設有免費藝術工作坊予市民參加,推廣欣賞和創作聲音藝術的方法。展覽過後,十一月的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會繼續以聲音為主題進行新一輪作品展示,詳情可瀏覽香港藝術館網頁hk.art.museum/zh_TW/web/ma/program01.html,或致電二七二一○一一六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