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醫療體制 壁壘分明\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時間:2016-09-05 03:15:35來源:大公網

  港人看中醫,風氣越來越盛行,惟是看的人多以保健為主。至於生病,大多數人最終都是找西醫診治。香港是中西匯合的社會,未回歸前,若要看中醫,就是到藥材店看一位沒有什麼銜頭的伯伯,從把脈、一紙一筆開藥方,之後交由店內伯伯執藥,究竟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都一頭霧水。時至今日,中醫發展已漸見制度化,起碼藥店裏坐鎮的是註冊中醫,以及知道他是什麼來頭,甚至部分醫院亦設有中醫部門,在不久將來,更有中醫院在將軍澳落成,中醫未來在香港的地位會提高。(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呂景山的見解

  早前記者出席國醫大師呂景山入室弟子出師大典,八十歲的呂景山精神抖擻,全晚正襟危坐,少有說話。當他接受訪問時,不是聲如洪鐘,卻是溫文爾雅。他認為醫療制度,香港比內地好。內地中醫可以拿手術刀,但香港醫療制度並不容許,中西醫壁壘分明。他認為中西醫各自做臨床實驗深入研究,才是病人之福。

  是次出師大典,共有兩屆其入室弟子出席。其中一位是香港中醫骨傷學會副秘書長張得凱。他說:「父親是骨傷中醫,從小耳濡目染,亦有行醫念頭。最後我去了廣州讀書,前後六年,初時因內地和香港的文化差異,需花上兩年時間才適應。在適應期,個個同學對我都很好。回港後,自己在父親醫館工作。骨傷也包括了痛症,用針灸可減輕及紓緩病者痛楚。以中風為例,坦白說,要百分百完全康復是沒有可能,惟透過針灸可以令病者自理其日常生活。而中醫方法治骨傷,若是扭傷可以徒手治療將其扭正,和西醫方法不同。」

  暫難分庭抗禮

  中醫給人感覺是獨立個體,不像西醫可互相交流。

  張得凱說:「其實大家對中醫還存在較多誤解,我們現在有不少中醫醫學會,定期作互相交流。至於中醫地位何時可以和西醫分庭抗禮,相信要待將軍澳中醫院落成才會有所改善,如今距分庭抗禮還有一段距離,但未來是樂觀的。」

  現場所見有很多年輕中醫師,亦有已入室幾年的大師姐、大師兄。他們表示能拜呂景山門下,是他們的幸運,因為師傅不易收徒,而且師傅是一個沒有保留、傾囊相授的好老師,即使有些簡單的醫療問題,亦一一耐心教導,他有教無類,令人拜服。師傅全副精神就是專心鑽研醫術,不求名逐利,管你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來看他都要排隊,一視同仁。師傅的房屋十幾年沒有修葺,至今已很殘舊,但他仍覺得沒所謂,平日吃得亦清淡,主要吃小米粥、饅頭和菜。

  從學生讚師傅的由衷之言,傳承其醫術的學生更應努力,為病人謀福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