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俄羅斯票房最高的電影是《火海凌雲》,講述一個民航機組如何拯救被火山地震圍困的難民的災難片。絕境之中,對於個體生命拯救的人道主義精神,又是集體主義的弘揚。一個民航機組的團結,拯救生命,不拋棄、不放棄。災難片的價值觀內核最終還是英雄主義,我們看到了一個平凡民航機組的英雄成長。人道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災難片的三性,其實是近年荷里活確定的,荷里活在視覺特效的日新月異中,幻想宇宙與人類的一次次絕境,刻畫出無數從凡人到英雄的洪荒之力。但《火海凌雲》不是荷里活出品,出自俄羅斯,講述的是發生在身邊的救災故事,沒有超自然、泛宇宙,只有沸騰生活與真實的人,因而在俄羅斯贏得票房佳績。
《火海凌雲》其實翻拍自一九八○年出品的蘇聯首部災難片《機組乘務員》,當年主演中還有日本着名演員栗原小卷。而《火海凌雲》的導演則是一九六六年出生的尼古拉列別捷夫,他與眾多編劇將《機組乘務員》進行了當代化的微調與改編。
儘管蘇聯不再是蘇聯,但誕生於前蘇聯時代的《機組乘務員》卻在三十六年後依然具有頑強的藝術生命,這部現實主義力作的魅力與價值,並沒有因國家政治體制的巨變而消解,而被俄羅斯年輕一代電影人傳承下來,其價值與意義已經超越了電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