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時節,連綿不絕的雨水從樓上走廊的縫隙間滲透到我屋簷下的燕子窩,本是泥巴和草莖構成的燕窩受了雨水的浸泡,在一個午間時分突然不幸散落,裏面五隻嗷嗷待哺尚未長出羽毛的小燕子隨着散落的泥草摔了一地。
雖然這些天我已發現屋簷下的燕子窩有了受潮的跡象,但怎麼也想不到燕子們會有這般結局。我找來硬紙片,心痛地收拾了還沒有享受到人間些微陽光的小燕子。我深深愧疚之餘,唯一的補償只能是呆立於屋簷下,仰望着懸掛在屋簷下的燕子窩的殘跡發愣,與那隻孤獨盤旋在燕子窩周圍嘰喳悲鳴的老燕子共同擔着此時的悲哀!
或許是老燕子耗費了太多的元氣,牠不再聲嘶力竭地悲叫,而是在燕子窩旁的一根網線上木然立足,痴望着自己一口一口傾心銜造的家和精心養育的幼子們就這樣被大自然瞬間毀滅。
我以為老燕子在受到窩毀子亡的慘痛打擊之下會就此傷感消沉,乃至會失去生存的信心。 豈料,那隻孤獨的老燕子很快就撲展起雙翅重返老窩,用牠靈巧的嘴尖清理着破落的窩巢,隨之又扎進密集的雨簾……
那隻老燕子從風雨中飛回了,牠的嘴上銜着一根細細的葉莖,緊接着又一隻燕子也銜着修建燕子窩的材料飛來了。我估計,另一隻燕子肯定就是前面那隻老燕子的伴侶。兩隻燕子一邊修建着窩巢,一邊嘰嘰喳喳的說着家常,也許牠們正一邊勞作,一邊商議着重建家園的計劃吧。
燕子的災後重建窩巢工程是完全獨立的,除了一對患難伴侶在風雨中不停地銜回牠們所需的草莖葉枝和泥土,似乎沒有發現有第三隻燕子前來安慰和支援。儘管雨水仍在不息地向着已經毀壞的燕子窩滲透,但兩隻燕子絲毫沒有放棄重建的行動。
我暗自思忖,也許這種堅強不捨的自立精神就是燕子賴以生存的天性吧!燕子這種小小的候鳥年復一年的長途遷徙是一種完全的自立行為,人類或任何一種動物想幫助牠們都是無法插手的。也許,正是這種獨立搏擊大自然的自立生存方式,才使得燕子這種鳥類繁衍茂盛,生生不息。
燕子的堅強是自立!我們人類小至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集體,大至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難道不需要從這小小的燕子身上學到一點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