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筆羈天才》文壇造王者

時間:2016-09-02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哥連費夫(左)與祖迪羅在《筆羈天才》中分別飾演編輯及作家

  二十世紀初的美國文壇,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及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大放異彩,他們的名作傳誦至今。《筆羈天才》(Genius)講的是有關他們的編輯柏健斯(Maxwell E. Perkins)的故事,影片改編自一部有關他的傳記,但拍出來的電影,是以柏健斯和另一位作家沃爾夫(Thomas Wolfe)的關係為中軸。\劉偉霖

  祖迪羅(Jude Law)飾演沃爾夫,影片以其第一部小說的手稿,被送到由哥連費夫(Colin Firth)飾演的柏健斯的辦公室開始。沃爾夫這部小說已遭多間出版社投籃,他寫得很長,柏健斯第一個反應是非常抗拒。豈料他一開始看,便愛不釋手,更帶回家讀,第二天上班便看完。沃爾夫預計這位發掘海明威的名編輯,一定會將這部作品投籃,誰知柏健斯居然要和他簽約出書,不過柏健斯提出要大幅修改內容。

  結果沃爾夫第一部小說《天使望鄉》(Look Homeward, Angel)順利出版,這個書名並不是原來的構想,柏健斯以經驗之談勸他想一個響亮的書名。《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的名稱就是在柏健斯建議下,才被費茲傑羅想出來,沃爾夫才改了《天使望鄉》這個新書名。《天使望鄉》非常成功,哪管外邊的世界正被大蕭條影響。沃爾夫很快便有新作,延續《天使望鄉》的自傳體裁,可是他帶給柏健斯的卻是,足夠出版五千頁小說的龐然巨物。影片就是以柏健斯為沃爾夫編輯他第二部小說《時間與河流》(Of Time and the River)為中心,描寫兩人之間的愛恨交纏,不用說,太狠手改動作者文稿的編輯,當然會和作者翻臉收場。

  改良還是扭曲

  筆者一心以為影片是有關《天使望鄉》的修訂過程,入場看戲前借了一本來看。那個版本有柏健斯的序言,寫於一九四七年他猝逝之前,這篇短短的序言都有提過沃爾夫頭兩部小說的編輯過程。可是筆者看不完這部五百頁的小說,看了大約一、二百頁便放棄了,開頭覺得值得看,那是小說的敘述者談自己父親的段落,偏偏就是柏健斯覺得沃爾夫不應寫太多的部分。去到敘述者談自己的童年及學業時,筆者覺得內容太無謂便放棄看下去了。不用說,想將沃爾夫其餘三部小說都看完的打算亦打消了。

  影片的一個重要主題是,編輯到底是改善了作品,還是扭曲了它。影片中,柏健斯初讀《天使望鄉》是在不足二十四小時內看完,證明原來的版本就已經很好看,其實這段劇情解答了「改良還是扭曲」這個問題。不過那篇一九四七年的序言,說的卻不是如此,柏健斯是先看了一點就不想再看下去,直至另一個編輯看過這本書,叫柏健斯改變主意,柏健斯繼續看下去,才決定出版《天使望鄉》。

  筆者重視的並不是影片「扭曲」了柏健斯接受出版《天使望鄉》的過程,而是影片主力拍《時間與河流》的刪減過程,省略了他怎樣和柏健斯修改《天使望鄉》。到底是沃爾夫為求出書,什麼都應承,還是和片中刪剪《時間與河流》一樣,編輯和他逐句推敲?如果是後者,沃爾夫根本就可以學習到編輯想要些什麼,而不會在第二部小說變本加厲,愈寫愈失控。

  一方面,電影想讓觀眾覺得沃爾夫的天賦,被柏健斯破壞了,但另一方面,卻在《時間與河流》做了一個非改不可的設定,因為五千頁實在出版不到。不過,柏健斯的一九四七年序言卻說,在《天使望鄉》刪掉的段落,沃爾夫會重新放到《時間與河流》中,還重寫了一次。小說不同電影,這部電影拍多了的片段,九成九難以放在另一套片中,但既然沃爾夫這種自傳體裁的小說,情節可以不按時序,刪掉了的內容留給下一部或下幾部書,不可以嗎?

  書能賣是前提

   影片將幾十年前,大出版社的運作過度簡化,恍似只得柏健斯一個編輯,看作者送來的手稿是他,改句改字的也是他,其餘的職員只是打字員。但這些出版社會不斷有人送手稿上來,當中不乏未成名的新作家,或者發作家夢但不會寫作的人,總要有一些「閱讀員」或助理編輯過濾一下來稿,不會全交給總編輯去做。

  相比起報刊的編輯,出版社的編輯會更為關心這部書能不能賣,因為報刊有固定讀者,而且有不同的文章及報道,每部小說卻是一個獨立的購買決定。影片側重於將柏健斯的角色放在「改良作品」,除了改書名那一段,影片都不能告訴觀眾,不改是很難看,改了易看,所以才能賣得好。而片中的沃爾夫給筆者的觀感,是個我手寫我心的作家,不經思索寫了就算,而且太像一副擅長堆砌華麗詞藻的文字機器。在片中所舉的例子如是,筆者自己從《天使望鄉》中讀到的也如是。

  《筆羈天才》令沃爾夫的名字重新被二十一世紀的讀者發現,但大家可有想過,為什麼海明威及費茲傑羅的名字在過去一百年都維持到經典的地位,英年早逝的沃爾夫才得四部長篇小說,卻要在圖書館塵封?海明威及費茲傑羅的名作很易入口,但有內涵。筆者已過了專挑「磚頭」來讀的年紀,現在覺得沃爾夫的書太過冗長,沒有耐性看。本地的文青及影評頗為受落《筆羈天才》,若同意柏健斯改得太多,你們先看看沃爾夫的小說才說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