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新學年的開始,大部分小學及中學都在這天展開新的一頁。已在就讀的中小學生,也許不會有很新鮮的感覺,最常見情況就是今天為暑期作業最後衝刺,趕及明天可以呈交老師。至於從小學升讀中學,又或從幼稚園升小學的孩子,這歷程則更特別和寶貴。
一般而言,香港小孩在四至六歲就讀幼稚園。這年齡的孩子仍被成人看待成幼兒,凡事被看顧,處處要關懷。但是從幼稚園轉至小學,也就是從幼兒發展為小童,這當中的奇妙變化,只有家長才可真切體會。
外在物質方面,家長於暑假後期便要為孩子購買新校服,包括衣、褲、鞋,都要全新添置。因為小童在這期間的發育變化很大,尤其是上學皮鞋,不能太早購買,一個月前後間便可能會不合穿,屆時一雙新皮鞋從未上學,便會投閒置散了。對於男孩子來說,更要預早學習穿着新校服─如何佩帶皮帶,更甚是如何拉開褲子的拉鏈如廁。在幼稚園時期可能有「嬸嬸」(校工)協助,但在小學便完全要由自己「解決」。
暑假期間,小孩子大多吃喝玩樂,優游自在。小學則要八時上課,若果學校與家居有距離,小孩便要很早起床,梳洗和吃早餐後,匆匆出門上學去。假如不在暑假完結前預習一下,明天早上起來必會懶床。
從幼稚園到小學,學校生活的模式截然不同。如何在教室安坐學習?小息時如何上廁所或到小賣部買零食?以至怎樣自行在學校吃午餐?這都是新的里程,幼童成長的必經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