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泰菜飄香蘭杜街

時間:2016-08-23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Marco(前排右三)與員工平日相處如同一家人 受訪者供圖

  一端連接皇后大道東,另一端與莊士敦道相連的蘭杜街,是灣仔區一條單線行車的街道。上世紀五十年代左右,這裏曾經有一間以街名諧音建立的麗都戲院,後重建為現今的麗都大廈。老成都川菜、「家傳」越式粉麵店、法式地道風味小店以及放着輕鬆音樂的Cocktail Bar,中西合璧的各式食店,描繪了蘭杜街如今的多元風貌,亦訴說着港人不屈不撓的拚搏故事。

  逆境而上是港人的獅子山下精神,蘭杜街麗都大廈地舖其中一間泰國菜餐廳,大約一年前在九龍觀塘開舖,今年分店開到了港島區的灣仔。老闆Marco笑說,由獅子山來到太平山,過程中的種種難處,他一直笑着面對,原因只為「有型」。

  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周怡

  蘭杜街的舖面,比觀塘大了一倍有多,這天來到Marco的灣仔新店,他正端着酒杯,和三五好友在街邊店門口談笑風生。認識Marco是在他觀塘第一間泰國菜餐廳,這次在灣仔取名為MAZ的新店再見這位朋友,感覺他已是連升幾級的大老闆。

  相隔一年再見到Marco,他笑說我們都變了樣,他又何嘗不是變了?穿上廚師制服的他,型格的髮型及眼鏡配飾,和一年前那個沒制服如打雜工人的樣子相比,這次他顯得容光煥發,恍如頭上寫上「成功」二字。

  精心研製的泰食

  Marco笑說:「離成功尚遠,只是各方面配合,又找到合適店舖,就姑且一試,你說是否好型哩!」

  在鄰近門口的四人座位坐下,Marco不時和進門的顧客打招呼。店內如楚河漢界,分為吧枱和普通餐桌枱,客人可以各適其適。吧枱有一班Marco的朋友,他們飲酒談天,並以精緻小食作佐膳,氣氛熱鬧。另一邊吃菜的客人,則默默地享受美食,兩個不同的對比,竟可交織成另類氣氛。

  這晚一直滔滔不絕的Marco,不斷重複「型唔型先」。一個普通椰青印上店名的Logo,令椰青也高級起來,這創意確實夠型。之後第一道菜是榴槤Pizza,Marco強調他們所用的是D24榴槤,並非普通貨色。皮脆餡正,榴蓮香味令人想起那首「飄來榴槤之香……」的老歌。

  與一般Pizza不同,泰式Pizza中間有餡的部分較為香軟,Pizza邊角則薄脆。Marco說:「有型嘞?」其後陸續送上古法泰式炒辣蟹、辣酒蒜蓉蝦、泰式汁煮澳洲新鮮藍青口,見到賣相已食指大動。Marco推薦的幾個招牌菜,結合了港式與泰式的製作方法,又使用來自不同產地的新鮮食材,除了曾在曼谷Elephant餐廳做了十年總廚的泰國廚師Thino Le-Tien主理,Marco自己平時也喜歡研究不同的食物,新店的許多菜式,都經他精心研製。

  一年內便開分店,而且是在灣仔鬧市一隅,Marco說開這新店,過程殊不簡單。他說:「起源於和拍檔拆夥後,拍檔在油麻地開了分店,他因為不甘心,決定另起爐灶,覺得拍檔可以,我為何不可以?我在獅子山下長大,精神就是不怕艱辛,乘風破浪。如今我來到太平山下開店,我未知會否如觀塘店般做得成功,但未試過怎知成功與否?」Marco曾經在將軍澳開茶餐廳,第一年蝕錢,到第二年生意有起色,第三年開始有錢賺卻遇上「沙士」,又再蝕本,但他都沒放棄,結果做了六年才結業,雖然沒有賺到什麼錢,但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老闆員工一家親

  「一個經歷過風雨的生意人,不會打沒把握的仗。」Marco計算過,這區的食店,人均消費三百元以上,但MAZ只保持在二百元左右,最盡也只是二百五十元,價錢較同區其他店便宜。雖然現在仍是試業中,但午市已日日爆滿,晚市反而有所保留,「因居於這區的人,少有外出吃晚飯,我希望能以較便宜消費吸引他們來。」

  Marco在觀塘的泰菜館已站穩腳,現時他主力經營新店。別以為穿上廚師制服的他便是廚師,他再三強調自己不是大廚,靠的是聘請回來的泰國大廚Thino Le-Tien主持大局。有雲「唔熟唔做」,他也從不擔心萬一廚師突然拉隊走人。

  「在觀塘的食店曾試過一次,只剩下我和一位女廚師,心想兩個人如何應付晚市?打算收舖休息。但女廚師說不用,還堅信一定可以應付過來。那晚竟客似雲來,無一失誤。」

  原本駐守觀塘食店的泰籍女廚師Soda也帶了親朋好友來到新店,Marco說:「她暫時過來幫手。她是個很有趣的員工,經常請假,有次她說因腳痛休息,過了幾天卻又聯絡不上。一個多月後她又突然回來上班,說腳痛好了,我也就當沒事發生。之後這情況亦試過好幾次,我知道她一定會回來。」

  Marco說得最多是個「型」字,連員工脾性亦「型」過人。這晚員工忙得團團轉仍笑面迎人,一個願意包容以及樂觀的老闆,員工亦很正面。他們「型」在緊守崗位,就如一個大家庭,不分你我。而Marco未來目標是想參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還希望這盤生意上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