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徐曉璇繪《青銅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今年八月出版/上海博物館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張帆上海報道:由上海博物館策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帶回家的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文物遊戲繪本叢書」之《青銅國》在今屆上海書展首發。
作為內地首本青銅主題的文物遊戲繪本,這是一本專門為六至九歲兒童創作的文物遊戲書,也是一本淺顯生動的原創科普繪本。該書歷時兩年編輯出版,在創作前期還收集了孩子們對文物的各種疑問,彙編在書中集中解惑。
「一個人在煮粥,兩個人在蒸飯,三個人在燉肉,四個人在嘴饞……六個人餓着肚子排排站……十個人醉得四腳朝天」,一首「順口溜」帶領小朋友從一數到十,青銅器在古代是派什麼用處了然於胸。詼諧的文字配合形象怪誕又憨態可掬的插畫,能立即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幫助他們了解青銅器的諸多知識點,將青銅器在古代的用途、造型細節與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和器物擺在一起做比較,方便理解和記憶。
同時,書中還將知識融合到遊戲,如用金文畫人物與風景畫並串編故事;紋飾線描塗色;在青銅國裏找動物、找花紋等,通過自己的眼與心,心與手進行自我探索,自己發現。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完成這些遊戲,讓親子之間達到「教在有心,學在無意」的效果。
此外,上海博物館專家還在書中預留了一些至今考古尚未有定論的問題,讓感興趣的小朋友和家長進一步拓展思考。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示,當下博物館核心功能是教育,如何為兒童開啟一扇門,在文物與兒童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讓孩子通過親子共讀、親子遊戲等互動方式,快樂悠游於文物天地,是值得博物館人不斷探索的課題,為此上博還將繼續做更多創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