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港書畫家董慶義創作不拘一格 /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由天一畫會主辦「董慶義書畫展」正在香港大會堂高座展覽館舉行,展出畫家董慶義一百件作品,以及畫會其他會員作品。既有恢宏的山水畫,亦有注重細節的工筆花鳥畫,董慶義以畫筆抒發情感,記載大自然的美麗瞬間。展期由即日起至本月二十二日。
畫派不拘 題材不限
繪畫是董慶義畢生的目標,也是他最大的人生樂趣。別人繪畫總固定一個流派,董慶義繪畫卻是不拘一格,兼具各個畫派特色,再結合西洋畫技法,創作獨有的繪畫風格。故在展廳現場,觀眾可以看到嶺南畫派的渲染山水,也可以看到抽象水墨的筆法韻味,「若拘泥於某個畫派進行創作,難免失了趣味。」董慶義說。
畫派不拘,題材不限,董慶義喜歡探索繪畫的無限可能,他表示:「我會一直畫下去,這樣做的目的不為別的,只為繪畫是我平生最愛,為何不去堅持呢?」是次展出作品,皆為其這兩年時間的新作,縱使作品中吸納了他人的繪畫元素,依然有他自己的風骨,譬如系列作品《水墨風流》中的一輪紅日,令人想到香港水墨藝術家呂壽琨畫中的紅日,只不過,呂壽琨所繪紅日總會與蓮花相配,董慶義則將紅日與抽象的水墨線條組合一畫,頗具風格。
清代畫家石濤賦予自然山川以強烈的感情色彩,提倡「我自用我法」。董慶義描山畫水,也注重創新之法,使用濕紙拼紙渲染之法繪水墨作品《朝暉(四)》,再現黃山日出景致。作畫前先將宣紙撕碎成畫中山峰狀,再行墨色渲染,山峰相接處筆法多變,靠近山峰外側部分則有意留白,使山峰呈現層層遞進、互相掩映的形態。
渲染氣氛 洋溢趣意
董慶義作畫,偏愛呈現畫趣,作品《觀秋(一)》中,一隻貓、一座假山石、幾片秋葉,輔以大片留白,是否有故事,還待觀者想像。他道:「其實,中國畫的畫家並不喜告訴人們我畫的是何物,以及我為何而畫,他們更願意以留白渲染氣氛,引起觀者聯想,此為中國畫的精妙。」不僅如此,他還鍾愛捕捉自然界美的瞬間,「平日裏,我會在陽台上觀看植物,偶爾會有飛鳥經過,我就會把牠們入畫,此即為我創作花鳥畫靈感的來源。」
除卻繪畫,董慶義亦喜歡書法和攝影,展館現場亦有他的攝影作品。在他眼裏,攝影與繪▉畫一/劃一(一致)▉樣,都是一門「造像」的藝術,前者呈現的是影像,要受到使用機器和自然光線的限制;後者則是圖像,更隨心所欲,更能觸及海闊天空的創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