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過圖書館編目訓練,對書籍的版次比較重視。
版次見於書籍的版權頁,最完整的版次資料寫明是初版還是第二版、三版……有改動才算新的一版,沒改動只是再印稱為「刷」或「印刷」。每一版或每一刷都要註明年份。如:
二○一四年二月初版
二○一五年四月第二次印刷
二○一六年六月二版
但這還不算最完備,我發現在版次方面做得比許多西書還要好的是中國內地的出版社,如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的《資治通鑑》,我手上這套,版權頁註明:一九五六年六月第一版,一九八六年四月湖北第一次印刷。還有我最重視的印數:80501-98000,即是說這次印了一萬七千五百套。
另外一個好例子是雲南人民出版社為藏書家黃俊東出版的《獵書小記》,寫明二○○二年一月第一版,二○○二年四月第二次印刷,印數:3001-5000。說明此書三個月賣掉三千冊,再印二千冊顯示對市場有信心。沒有印數使版次、印刷次都失去意義,每次印一千還是三千對研究該書的人是一個重要數字。可惜香港絕大部分出版社都不把這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