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的祖父/魯 人

時間:2016-08-13 03:15:55來源:大公網

  祖父樂於幫人,卻不願給別人添麻煩,得了別人的好處必定要想法回報,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那時農村的副食品非常短缺,村裏的供銷社時常連醋、醬油之類的調料都供應不足。有時家裏吃餃子沒了醋,供銷社缺貨,祖父便讓我到鄰居家借。借過便成了他的心事,總盯着供銷社打聽,一聽來醋了拎上瓶子奔去,打來醋又直奔鄰居家,借了小半碗定還人家半碗,借了半碗就還大半碗,人家阻擋就跟人家急皮怪臉的。

  也許是由於我從小跟祖父母生活的時間最長,在眾多孫輩中,又數我性格內向、不喜言辭,並時常顯得頗不滿現狀的樣子,祖父對我的關懷便更多一些。在我保留的書信中,有幾封是他專門寫來開導我的。他常勸導我不要老是悶在屋裏讀書,應該多接觸社會,要開闊自己的心胸;作人作事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可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對於我的寫作,祖父一直懷着很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自己出身於書香之家,他的子女又都受過高等教育,他自然希望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另一方面兒女的遭遇,尤其我父親二十年的右派經歷,又讓他餘悸難消。兒子便是因文字遭橫禍,以他孫子當時的幼稚和固執,保不准吃更大的虧。祖父對我的勸導,寫信很長,談話卻多三言兩語。但是,他的關愛和憂慮卻透在每一個字中。祖父的不苟言笑,與我的內向,使我們極少坐下來用充裕的時間進行交談,只是在我參加工作以後,祖父才向我講過一兩次他的經歷和家庭,也都是隨口講來,極為零碎。在以後的日子裏,隨着自己對生活的不斷理解,反芻着對祖父的這些記憶,讓我慢慢地感悟着他的內心,冥冥之中給我以啟迪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只是一些極樸素的東西,卻構成了我生命重要的組成部分。祖父是一位極普通的人,又是極傳統的人,在傳統的道德觀念薰陶下,他對子孫的情感的表達只能像一種春意,可以感受卻無法觸摸。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