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元畫家王蒙隱居繪奇山

時間:2016-08-10 03:15:49來源:大公網

  圖:《東山草堂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以文人畫革新院體畫為風氣,繪畫與畫論既是文人意趣的體現,又顯然蘊涵着道教美學思想的影響。在「元四家」中,世人多評論倪瓚畫作「似簡而繁」,王蒙畫作「似繁而簡」。明人董其昌則認為《青卞隱居圖》「力能扛鼎」,並於卷上題有「天下第一」,若比較倪、王二人傑作,就此一幅《青卞隱居圖》可算略勝一籌。\大公報記者 周婉京

  元代山水畫家王蒙(一三○八至一三八五年),字叔明,號黃鶴山樵、香山居士,吳興人(今浙江湖州人)。其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皆為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直接受到趙孟頫的影響,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

  卞山奇景 「天下第一」

  趙孟頫反對用筆纖細、色彩濃厚、風格柔媚的南宋院體畫風,他提倡「存古意」,力求追唐、五代、北宋遺風,並於創作過程中身體力行。外孫王蒙能詩文,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林巒鬱茂、蒼茫的氣氛,一脈承接着趙孟頫在《松雪儒集》中「以雲山為師」與「書畫同源」的主張。

  《青卞隱居圖》畫於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描繪的風景是王蒙家鄉浙江的卞山,即趙孟頫詩中提及「何當便理南歸棹,呼灑登樓看卞山」的卞山。此山高出雲霄,山石瑩然如玉,下有玲瓏山,石皆嵌空。上有三岩,即碧岩、秀岩、雲岩。王蒙的外祖父趙孟頫和元初畫家錢選都繪有《卞山圖》。他們的作品可能是引發畫家王蒙創作的契機。

  此圖採用高遠與平遠相結合的方法描繪卞山,山勢巍峨雄奇,層層深入,林木茂盛,溪水潺湲,右下方▉畫一/劃一(一致)▉老人,策杖行走於林間溪畔;畫的左中有茅屋數間,隱現於山林深處;屋內坐一人,倚床抱膝,點出了「隱居」的主題。

  在狹長的畫幅內,畫家借構圖表現出卞山從山麓至山頂的雄偉奇特的景象。山勢重疊,曲摺盤桓而上,宛如游龍騰飛,畫語謂之「龍脈」(即通常所說的「之」字形布景)氣貫勢足,畫面雖繁密而不塞迫;用筆上兼用解索皴、披麻皴、牛毛皴、卷雲皴等方法,使山石在結構與組合上,顯得變化多端;墨色上乾、濕、濃、淡並用,特別是「乾筆焦墨」的擦和點,增強了林木濃郁蒼莽的厚度,在元代畫家中乃獨創。

  董其昌曾泊舟山下,在詩塘上題曰「天下第一王叔明畫」,下面緊接着又題:「『筆精墨妙王右軍,澄懷觀道宗少文,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倪雲林讚山樵詩也。此圖神氣淋漓,縱橫瀟灑,實為山樵第一得意山水,倪元鎮退舍宜矣。」董其昌盛讚此圖繪千岩萬壑,峰巒曲摺,山勢崢嶸,繁而不亂,密而不塞,並成功地表現了南方溪山林茂景深,滋潤華秀的景色,是王蒙作品成熟時期難得一見的佳作,甚至連倪雲林都自愧不如。

  攜畫而逃 眾家題跋

  王蒙當年作畫《青卞隱居圖》為了贈送給他的表弟、趙孟頫之孫、畫家趙麟,大約畫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趙麟在此前曾經擔任過浙江省檢校,屬於查核公事文牘的小吏。所以王蒙贈此圖給趙麟,畫的是家鄉的真實山水,其中可能有規勸他辭官歸隱之意。

  清代時被鑒藏家安岐收藏,之後入清宮內府。乾隆皇帝曾在畫上鈐有五方鑒藏璽印並作題詩,稱其為「無上神品」,並著錄於《石渠寶笈》之中。到了清末年間,《青卞隱居圖》流出宮廷,歸收藏家狄學耕私藏。狄學耕之子狄葆賢在《平等閣筆記》中雲:「先君子生平最愛之畫有二:一為王叔明《青卞隱居圖》之軸,有董香光書『天下第一王叔明畫』八大字,橫於上方,在華亭當日,已推重如此,誠山樵平生最得意筆也。一為宋人畫《五老圖》冊,自宋以來,名人多有題誌。此二者,先君子皆不肯輕易示人。」

  狄學耕在江西任知縣期間,有一江西按察使知他有名畫《青卞隱居圖》,即以權勢令狄學耕獻此圖。狄氏雖然不願但又不敢拒之,只能以宋代名作《睢陽五老圖》冊獻之。但該按察使仍不滿足,還要追獻《青卞隱居圖》。狄氏想起明代王世貞父親因收藏名畫《清明上河圖》,而被嚴嵩迫害得家破人亡的事。無奈之下,惟有棄官攜畫逃離江西。在狄學耕逝世之後,平生收藏的書畫名蹟均歸狄葆賢收藏。

  據傳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軍閥張宗昌佔領上海,聽人說狄葆賢收藏有「天下第一王叔明」的《青卞隱居圖》,即想攫之以獻少帥張學良。狄葆賢畏其威勢而以贋品獻出。後張學良得贋品《青卞隱居圖》,特設宴慶賀得寶,並回贈狄葆賢萬金以答謝。

  一九二六年底,日本裕仁天皇加冕,中國收藏家多攜名蹟精品赴日本展覽以示慶賀。日本方面曾經選擇其中最精佳之作印刷出版四本畫冊,名為《唐宋元明名畫大觀》,其中便有狄葆賢所藏的《青卞隱居圖》。多年之後張學良看見畫冊大惑不解,就向與狄葆賢身邊的知情人詢問,後得知狄葆賢曾以贋代真,為之大怒,欲親自到上海尋狄葆賢「交涉」。後因「西安事變」發生而未果,狄氏一家因此逃過一劫。但此圖下方白綾上有張學良題跋:「民國廿一年八月八日,張學良拜觀於北平綏靖主任公署。」

  收藏家狄平子逝世後,遺留有王蒙傳世名作《青卞隱居圖》、錢選名作《山居圖》、吳鎮《風雨竹圖》及唐寅、仇英、董其昌等書畫二十餘件。狄氏家人委託鑒藏家葉恭綽經紀此事,尋找買主,就《青卞隱居圖》開價二十萬元,後由上海地產巨商魏廷榮購得。《青卞隱居圖》曾藏於上海徐家匯天主堂,一九四九年後由魏廷榮贈與上海博物館。

  黃鶴山樵 道家美學

  元朝以後,三山符籙合歸龍虎山。貴溪張留孫、安仁吳全節師徒見重於元室,一時名蓋天下,東南名士趨之若鶩,賓座常滿。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諸多的文化名流幾乎都與道教結下不解之緣。趙孟頫原號「松雪道人」,顧仲演別字「金粟道人」,楊維楨別字「鐵笛道人」等等無不表現出對道教的熱情,其他如黃公望、方從義、張雨、倪瓚等則是當時著名的道士。

  王蒙在元末做過「理問」、「長吏」一類的小官,後來為避農民起義,棄官隱居浙江餘杭黃鶴山達三十年,進而自號「黃鶴山樵」。王蒙一生畫了許多隱居圖,但內心對退隱和出仕始終十分矛盾。因此,他的畫氣息不如黃公望、吳鎮、倪瓚的作品平靜超脫,甚至在線條中往往透露出不安的情緒。也正是由於他不能完全忘情止俗,所以他對周圍的環境更加關心,偏重對山川自然細部的描寫。

  王蒙常與眾多道教人士來往,如「昆山道人」顧瑛、倪瓚等人。倪瓚曾規勸他隱居,並寫有《送王叔明》:「仕祿豈雲貴,貝琛非所珍,當希陋巷者,樂道不知貧。」又曰:「野飯魚羹何處無,不將身作繫官奴。陶朱范蠡逃名姓,那似煙波一釣徒。」

  元代繪畫史有一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有相當一部分畫家都信奉道教。這些畫家或直接投入道門,或在家修道,或具有一定的道教思想,其作品多少蘊含着道家、道教的審美思想及意趣,形成了清、靜、簡、淡、雅、拙、空、遠的元代文人畫風格,在畫壇上佔據了主流地位。

  王蒙其外祖父趙孟頫也頗傾向道教。趙孟頫曾在《玄元十子圖》後的《書為南華真經》中寫有:「師(杜道堅)囑余作老子及十子像,並採諸家之言為列傳。十一傳見之,所以明老子之道。茲事不可以辭,乃神交千古,彷彿此卷,用成斯美。」趙孟頫作畫力求簡率,特別是援書入畫,使畫面簡練清雅,又以淡雅設色替代「傅色濃艷」,以求表達文人畫「簡、清、靜、淡、空、遠」的特徵。

  《葛洪移居圖》是常見的道教畫題,描繪東晉道士葛洪晚年攜妻子鮑姑和家眷移居羅浮山修道成仙的故事。據北宋《宣和畫譜》記載,五代已有黃筌、李異畫過《葛洪移居圖》。現存此題的畫家有王蒙、明人丁雲鵬與鄭重、清人胡慥等。

  王蒙的這幅《葛洪移居圖》大約作於元末亂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圖右上角有篆書「葛稚川移居圖」,旁用行楷題識:「予昔年與日章畫此圖,已數年矣。今重觀之,始題其上。王叔明識。」此圖無年款。全圖以山水為主體,構圖繁複,重岩疊嶂,丹柯碧樹,瀑溪潭,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全畫構圖繁複,但層次井然,飛瀑、山徑引導觀者的視線層層深入。圖下溪畔之徑有數人行走,其中一人牽牛,一人騎牛。溪上有橋,橋上的葛洪寬衣大袖,右手撫鹿,身量比他人高大。圖上端兩山之間有數椽村舍,當為煉丹居住處。

  圖中山石純用水墨,皴擦點染並舉,乾濕濃淡互用,勾畫縝密,而樹木、人物、屋宇則施以赭石、藤黃、花青,設色沉穩渾厚,極富古雅的韻致。整個畫面謹嚴、深秀,創造出一幅理想的隱居環境。王蒙與葛洪雖然年代相隔久遠且身份迥異,但在許多方面卻有相同之處:二人皆出自名門,都欲入世作官,卻又均遭世棄,最終都選擇了避世隱居。

  「天人體道天機深,書畫時傳道之跡」,道的本性是清靜無為、淡然質樸,別具悠遠希夷、空靈無際之意。因此道士和受道教影響的文人畫家往往重內簡外,在畫面上用繁簡相宜的形式表現意味無窮的「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