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瓷繪「丹頂宜承日」\李英豪

時間:2016-08-08 03:16:04來源:大公網

  不久前,筆者曾在本欄先後簡介清代郎世寧和明代廣東名家林良所繪畫的丹頂鶴。其實,清代彩瓷方面,亦出現以丹頂鶴為主題的官窰瓷器,繪工甚受林良影響。像附圖,就是清代雍正時期年窰(年希堯於景德鎮監製)燒造的瓷件,乃黃地五彩(綠釉較多)繪燒丹頂鶴。當時稱雲鶴或仙鶴,但明顯為丹頂,頭頂呈朱紅色,大部分是白色羽毛,僅部分飛羽及長頸黑色。

  雍正時期各類彩瓷,題材遠較康熙時期只偏重花果和植物紋飾豐富多變,特別是瓷繪各種鳥類。例如粉彩與琺瑯彩器上,常見仙鶴、鴛鴦、雁、孔雀、鳳、鴨、喜鵲、燕、綬帶鳥等禽鳥,形象逼真,神態各異。繪製者多屬名師,如鄒文玉、沈南蘋和蔣南沙,皆功力深厚。

  當時,東北區域地廣人稀,黑龍江札龍一帶,尤多濕地及淡水湖。丹頂鶴每年要飛三十天,逾二千五百里,遷徙到江蘇鹽城等沼澤區及濕地過冬;如「呂四」,就有「鶴城」之稱。清初宮廷內,也飼養這種珍禽(據文獻,我國飼養丹頂鶴,有三千多年歷史);宮廷畫家可細心觀察其形態與行為,故寫實性強;使人想起「丹頂宜承日,霸翎不染泥」的唐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