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胖之所以叫郭胖,當然是因為他的白和胖。初二我們是同桌,同樣對於上課內容漫不經心,同樣地喜歡看課外書,喜歡天南海北瞎聊,更重要地是,每次好勝的我開始耍賴的時候,郭胖好脾氣地聽我歪理十八條。這樣臭味相投的後果是嚴重的,最後因為我們話多被老師調開座位了。
郭胖有着波瀾壯闊的悲劇人生,幼年早慧,學業優秀,就學清華,後反抗父權,反抗學術權威,開公司並失敗,做憤青並一路做到憤中,生命不止鬥爭不息。某日大徹大悟,回歸外企,為五斗米折腰,成家生子,並陶然於奶爸的自我定位,大隱隱於市,回歸家庭生活。
郭胖自認為是個失敗的人,也不大介意人家是否認為他是個loser。我以為一個能夠坦然承認自己的失敗的人,不失為另一種英雄,悲劇英雄。可是同樣失敗的我卻做不到這樣坦然,我還是有意無意假裝不那麼失敗的樣子,但是他一眼就將我看透。
「當初你為何不來找我?」深夜QQ上他突然對我說。
我毫不客氣地發給他一個翻白眼的表情。
或許人生本來就是用來失敗的,就像青春是用來揮霍的,成工本就是一種偶然,重要的是我們來過,努力過,我們既不要活給別人看,也不是非要得到別人眼裏的成功,生命如此寶貴,不值得用結果衡量。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和郭胖是同一種人,不屬於這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