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是學習西方戲劇出身,但對於現代中國戲劇亦懂一二。戲曲本來是中國的主要戲劇形式,話劇都是從西方吸收和移植過來。然而,只要能獲觀眾欣賞和產生共鳴,不論西方或東方形式,就是好的戲劇。
曹禺是中國最出色的現代戲劇家之一,其作品既具高度的可演性,亦具濃厚的文學色彩。曹禺於一九二九年入讀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然後於一九三三年寫出處女作四幕劇《雷雨》。該劇將兩個家庭的兩代關係,其前後三十年間的恩恩怨怨,有條不紊地於一個場景、一天時間和一個主題之內展現。這種三一律式的戲劇,在當時的中國本土原創劇本中,極具開創性的意義。
《雷雨》全劇氣氛跌蕩起伏,充滿無常命運的悲劇味道,主題揭露了封建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和罪惡,以高度的藝術性結合現實主義表演風格,轟動了當時的戲劇界。作為戲劇文學,它極具研究和探討的價值,是現代中國戲劇的發展標誌。
七十年之後,劇作家陳敢權為香港話劇團編導了《雷雨謊情》,藉一位現代編劇的夢魘,表述了現實生活與想像空間的矛盾。全劇既有當代人的感情轇轕(編劇與其太太同床異夢),亦有戲中戲的《雷雨》原著情節。周樸園強迫繁漪吃藥的場景,乃是原著中一個經典場面。《雷雨謊情》的版本由鍾景輝及羅冠蘭演繹該情節,二人旗鼓相當,劇力逼人,可說是香港劇壇其中一個最令觀眾難忘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