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微信「災難」帖/葉 歌

時間:2016-07-31 03:15:46來源:大公網

  接觸微信半年,驚嘆這種社交媒體的號召力。且不提尋找失蹤人員、募捐賑災可能牽涉海內外,初中同學群也整日熙熙攘攘:曬娃,喊聚會,灌心靈雞湯等。歐洲杯戰火一起,群裏還有人「眾籌」買體育彩票。

  以上活動我不參與,但能理解,不過對愛轉發虛假「災難」帖就覺得匪夷所思了。七月一周看到三條假新聞:上海食物中毒導致幾百人死亡;本地特大洪汛;地鐵站因暴雨被淹。儘管很快證實是虛假信息,發帖者卻自以為一片好心,毋須道歉。網絡謠言無論是否別有用心者炮製產生,其得以流傳靠的都是這些孜孜地不倦的「安利」者。出奇的是轉發人並非沒有文化,不諳世事。不少人教育程度高,事業成功,在社會上打拚多年了。

  有些災難帖特別有欺騙性,可能是因為戳中了大眾的普遍焦慮:食品安全,環境污染,信息不透明等。自身缺乏安全感,就容易淪為騙術的受害者。但受了這麼多年教育、磨煉,難道連最起碼的質疑來源都不會?除了少數人果真不懂怎麼甄別真偽,大部分人轉發是因為「無本萬利」。舉手之勞,既奪人眼球,收穫「為你好」的道德資本,又暗中享受幸免於難的優越感。

  我在微信不投票,不拉票,不傳銷。現在看來轉發更不可懶惰、馬虎。微信好用,但何嘗不是陷阱重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