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埋頭走路 做好自己/牟鳳嬌

時間:2016-07-29 03:15:50來源:大公網

  專注於自身成長,不東張西望,不怨天尤人,是一種特別重要的能力。

  我有個好朋友是河南人,她有個姐姐。我和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能夠碰到她姐打來的電話,經常聽到對方在電話裏又是抱怨又是哭。

  我這好友出生在河南一個小縣城,家裏三個孩子,只有她考上了大學。給她打電話這個姐姐離過兩次婚,在她姐姐眼中,自己無一技之長,總想嫁個好老公就可以了,無奈現實總是不遂人意。

  於是,我好友可憐姐姐的遭遇,隔三差五就幫助她點錢。我說:「你姐那麼大的人了,難道還不能自食其力嗎?」她說:「姐姐說得對,沒讀過多少書,家庭出身又太一般,哪有那麼多好工作啊?」我說:「我們周圍沒有讀過很多書,但是比我們更有賺錢能力,比我們過得好的人到處都是啊。你姐不是跟人學過服裝設計嗎?」她說:「姐姐認為這是門過氣的手藝。」

  我在山東做記者時,就採訪過一家專門做個人服裝定製的製衣廠的老闆娘,一米五左右的個子,胖胖的,但是很有氣質。

  老闆娘來自四川,當時和老公一起到威海打工,剛來時租住了當地人的一間「草廈子」(就是樓房下的自行車庫之類的建築),上廁所都要跑到好幾里外的公共廁所,一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

  從雜工開始,慢慢學習積累,到出來自己開店面,如今這位老闆娘已經有一個高檔定製店面,兩間批量生產工廠。

  階層導致的不公,的確是很多人近在眼前的心結,但出身是我們無法選擇的,與其淒淒艾艾抱怨,倒不如放手一搏。我們或許不可能每個人都如上述製衣廠的老闆娘一樣成功,但至少我們可以活得更開心、更踏實一些。

  在職場,是有很多這樣的人,你發現按照現在的速度,奮鬥幾代都比不上人家。

  還是那句話,命運總有漏網之魚。

  我之前認識一個女孩,她總是跟我抱怨,單位有個女生是總經理的親戚,抱怨同樣的事情人家可以受到很多照顧,她卻不能。在她眼中,好像什麼升職加薪的事統統因為另一位女生是總經理的親戚而輪不上她。

  有一次我問她:「你們單位只有一兩項是能出成績的好專案嗎?全部被總經理親戚攬去了嗎?」她說:「不是呀,不過別人要麼是學歷比我高,要麼是資歷比我老呀,就她不是。」

  我不再說話。你瞧,不管另一位女孩和總經理什麼關係,但是還是有機會留給別人的。與其抱怨不公,為何不埋頭努力,找出自己的短處,彌補缺陷,然後去努力爭取呢?

  相對而言,我更欣賞另一種人的姿態。

  我的一位同學小A,情況更為棘手:單位另一位女同事和她的直屬領導「走得非常近」,你懂的。

  正好之前直屬領導由副主任升為主任,空缺了一名副主任名額。場面上不說什麼,背後幾位同事都在私下議論,這個名額應該非「跟領導走得很近」那位女同事莫屬了。

  無論大家怎麼議論,小A從來不參與。即便另一位和領導「走得很近」的女同事仗着和直屬領導的關係偶爾耍點小心眼欺負她,她也從來不吭聲,只是埋頭做好自己的工作。

  最後的結果是,小A順利被提拔為副主任,而跟直屬領導「走得很近」的女孩被更高層領導否決了。

  我們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原來,領導的眼睛可能也是。

  小A說,她很相信之前看到的一句話:忘記公平和輸贏,埋頭走自己的路,過好自己的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的確是一出生就注定了生活是雲淡風輕,但這不能概括世界的全部。

  沒有見過世面的人,總是一邊摳着腳丫蓬頭垢面一邊埋怨命運的不公,別人混得好全靠起點高。你就沒有看到別人頂着剛升起的太陽,妝容精緻地開始拜訪客戶。

  即便是官二代、富二代,若不願意埋頭努力,只顧着東張西望,雲淡風輕的生活也不會永久持續,何況你一窮二白。

  實際上,我採訪過的富二代,或者叫「創二代」,他們可能比普通人更拚。我採訪的鳳橋一家大型企業,他們的少掌門在出國留學時就創立了和父輩產業完全不一樣的「外貿」公司,在留學歸來時,已經靠自己打拚,身價不菲。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本來起點就低,又花百分之六十的時間感嘆命運不公,花百分之二十的時間羨慕、妒恨,再花一點時間整理情緒,你還有多少時間用來奔跑呢?

  出身很重要,但並沒有強大到可以對一個人的人生蓋棺論定,比如你所熟知的馬雲、俞敏洪,和你身邊好多普普通通、但是過得風生水起的人。

  埋頭走路,做好自己,不必東張西望,命運總有漏網之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