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蒲葦、曹文軒、周蜜蜜於新書發布會交流創作理念 大公報記者郭雨南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雨南報道:二○一六年四月四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書展上公布了「2016國際安徒生文學獎」獲得者為中國作家曹文軒,作為首位獲此獎的中國作家,他說:「我很想得這個獎,但不是為了我個人的榮耀,而是為了證明我一直以來的一個觀點,那就是中國最優秀的兒童文學,就是國際水準的兒童文學。」
全民閱讀非常重要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七月二十三日為曹文軒的新書《中學生文學精讀.曹文軒》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此書收錄十三篇曹文軒的文章,內容與童年生活、回憶、想像,以及作者的文學創作心路歷程有關。書中設「題解」、「文本」、「賞析」三部分,篇首「題解」簡單介紹文章的背景及特點,篇尾「賞析」點出精彩之處,啟發學生從寫作手法與文學創作的角度,欣賞文章。
曹文軒於現場分享了讀書的意義,並與本港作家交流創作理念。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周蜜蜜說:「曹老師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他們的苦難都描寫出來,每個人物都有不同性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令人感動。」《中學生文學精讀.曹文軒》編者蒲葦則希望香港青少年盡快認識曹文軒,「他的作品不光是為兒童所做,成年人在閱讀時也會被重新喚醒兒時的感動。」
現在的社會多元化,有各種誘惑,曹文軒論起讀書的重要性,呼籲大家靜下心,多讀書。「我在來的頭一個星期,聽到了一組數字:俄羅斯人人均每年讀五十幾本書,日本是四十多本,韓國七本,中國內地只有零點七本,這是非常悲哀的。這個數字雖然可能並不準確,但是我們國家讀書的數量還是比較靠後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把讀書作為第一要務,全民閱讀非常重要。」同時,曹文軒對本次香港書展做出評價,「這次香港書展,讓我非常驚訝,從早上到晚上十二點,絡繹不絕、人流滾滾,這非常好。」
提升境界氣質高貴
曹文軒認為,閱讀的意義是無限制的,可以從各個角度來分析。
首先,閱讀使人變得高貴,「閱讀不僅可以改變內心世界,同時也能改變外在形象。」曹文軒以魯迅為例,認為如果魯迅不是一個讀書人,那麼他肯定不會如現在般受到重視。人們在面對他的照片時,有高山仰止之感,「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人,他身上的力量、氣勢,讓你感到震撼,覺得無比高貴。正是書本,讓他有這樣高貴的氣質。」
其次,讀書可以讓人變得優美。曹文軒列舉了現在有各式各樣的優美姿態,包括舞台上的舞蹈、競技類的體育等等,但最美的姿態,則是閱讀。「閱讀是基本姿態,人類的其他優美動作,都與讀書有關。而人類的醜陋姿態,則是因為缺乏基本的讀書姿態,比如粗魯敲門等。」
第三,若想獲得真正的人權,也需要讀書,閱讀與不閱讀可以區別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一個科學測試結果表明,從沒受過教育的人,與受過完整教育的人相比,沒有閱讀過的人的大腦發育是不完善的。因此,閱讀在根本上講是人道主義行為,若想獲得平等、人權、民主,沒有閱讀,則不可能實現。」
第四,若想獲得公民的稱號,也要閱讀。「公民社會的制度,是由公民決定的,而公民的質量,則是由閱讀來決定,周恩來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是將讀書與一個國家的興亡聯繫在一起。因此讀書並不僅是為了自己的修身養性,應是義務、責任,是必須要做的。」
最後,讀書使人具有境界。曹文軒提及境界在閱讀的漫長過程中,會慢慢建立起來。人們從書本中獲得知識,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知識引導新的實踐,會有更多感觸。
當被問及年輕人應怎樣寫作時,曹文軒說寫作有兩方面,其一是人生經驗,但這取決於個人,如《中學生文學精讀.曹文軒》中提到的:「『寫作是一種回憶。』但能夠被回憶的,只能是個人記憶。」其二是閱讀,讀書是主觀的,閱讀與寫作是弓與箭的關係,箭是否能射得遠,取決於弓是否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