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油麻地戲院二期/輕 羽

時間:2016-07-24 03:15:46來源:大公網

  大約七、八年前,我在內地完成工作合約,重返香港,接着開始從事本地粵劇教育及推廣事務。當時我有幸參與高山劇場新翼和油麻地戲院的諮詢會議,算是見證了該兩個場地的問世過程。前者是專為發展粵劇而全新興建的表演場館,設施雖不能說是完美和完備,但較之高山劇場原來的劇院,已是向前邁進一步。

  油麻地戲院的情況完全不同。它早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故此改建工程有很多掣肘,例如戲院外牆不能撼動,內部空間不能擴展,令到加裝冷氣系統或消防裝置等都遇到不少困難。有關的建築部門,其實都希望達到粵劇業界的要求,惟是戲院先天條件所限,怎也沒法作出「三百六十度變身」。於是,改建之後的觀眾席頗為舒適,但是舞台空間不足,更且欠缺側台和後舞台,對於本地粵劇表演時所需的配置,例如放置多個服裝戲箱,以及演員穿着高靴和翎子(即頭上的矢雞尾)如何方便出場,都是油麻地戲院難臻完美之處。

  不過,粵劇業界仍是希望將油麻地戲院建設成培育新秀的搖籃,故此建議將原本在旁邊的垃圾站和露宿者之家搬遷,以作為戲院二期的後勤空間,並可以讓演出團體存放布景道具等物資。對於業界而言,這構想無疑是有利粵劇發展。然而,露宿者之家亦是社會福利所需的設施,為低下階層民眾的棲息處,有其實際需要。香港是彈丸之地,如何在文化保育和民生關顧之間作出平衡?實在有賴各方互諒和協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