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子郵箱,看到了這麼一句話─「放下擔子,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讓人真心喜歡!
在忙忙碌碌嘈嘈雜雜的快節奏生活中,誰又不想放下擔子呢?可無奈的是,擔子怎麼也放不下。
我的一位老大哥,四十多歲才娶上妻子,兩個人恩恩愛愛勤勤勞勞,辛苦十多年掙下了幾十萬的存款,每月還有人民幣七、八千的工資,這樣的日子多好啊,可他非要和別人比拼,給自己加重擔子。
妻子從前夫那兒帶來的女兒要結婚了,他為了表現繼父就是父親,非要給孩子買樓。
妻子說:「用不着,人家是自由戀愛,在青島工作,你在農村給他們買個樓也住不着,有啥用啊?」
他說:「那不行,別人的孩子結婚都有樓,人家有的咱就得有,不能虧待了孩子。」
在他的堅持下,樓買了,又花錢裝修好。
孩子結婚了,可沒有住他的樓,而是去了青島。
他本想着,讓兩個孩子住樓照顧他們老兩口,自己也把工作辭了,可這樣人家小兩口一走,是存款沒了,工作沒了,成兩空了。
老兩口在家坐吃山空,妻子急了,天天逼着他去找工作,可五、六十歲的人,重的活幹不了,輕的活掙錢少,真是難辦啊!
某天晚餐,有個朋友感嘆說也想過一下「隨遇而安」、「說走就走」的生活,簡簡單單拎包闖江湖,喜歡哪兒就在哪兒住幾天,或者長期住下來。
可是生了第二胎,還在襁褓中呢,大孩子也才剛剛上小學,搞得是哪兒也去不了。若遇上特殊情況到幾百里外出差,也得快去快回,那顆口頭上瘋野的心,還時時刻刻牽掛着孩子呢。我們想隨遇而安,可這「安」太難了。
安雖然是一種簡單,但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卻是一種高要求,如果要求放低了,那麼就能安了,可我們的要求卻無論如何也低不下來。
生活,就像繞口令一樣,三繞兩繞,就把人繞進了圍城,繞進了朋友圈,繞進了生意場,繞進了名利門,以至於讓我們忘記了眼下的美好。
前幾天,我們十幾個朋友一塊去旅遊,路上的山好水好,讓我們興致盎然。可就在我們正高興的時候,其中一人接了個電話,說老家有親戚到濟南辦事兒,要讓他趕緊回去。
離濟南幾百里地呢,車也不方便,一時半刻走不了。朋友們都勸他說,還是等午飯後和大家一起回去吧。可他着急,好像離開他人家那事兒就辦不成一樣,非得要早回去。我們就一塊給他想辦法怎麼走最快,搞得旅遊的興致全無。可想來想去,最好的方案還是等吃完午飯我們一起開車回去。他勉強接受了這個方案,但每到一處境點,他就念叨幾百里外的事兒,讓我們也跟着念叨,沒有心情再瀏覽山水。
好容易捱到了午飯時間,他酒也不喝,飯也不大吃,最後實在是坐不住了,他決定還是自己去坐長途車早走一會兒,搞得我們十幾個朋友和招待的主家都像犯罪似的。
結果怎麼樣呢?等我們吃完飯開車回到家給他打電話,他說他還在路上堵着呢。
等他回到家的時候,都已經是夜裏十點多了,他那個辦事兒的親戚早已經辦完事兒回到老家了。
出門在外,玩就要高興,更要隨遇而安,既來之則安之,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急急火火,啥美好都會慌去。
這個世界太匆忙,人流都是慌的,我們就不能再慌了,否則,鞋子跑掉了跑破了,也抓不住幸福。
每天上下班,我都會看到一個女人陪着一個男人練習走路,她使勁兒地推他、拉他,有說有笑。
男人高高胖胖的,女人矮矮瘦瘦的,但穿得十分華麗,沒有一點哀愁的樣子。
有一次,我聽見一個婦女和她聊天,說:「你看你多好啊,租房子住,老頭子這個樣,還沒忘了整天瞎樂呵。」
顯然,這位婦女的話裏帶着一些鄙視。可她沒生氣,她說:「有男人在,就是幸福的;租房子,不住在馬路邊,颳風下雨淋不着吹不着,和你們住高樓不一樣嗎,挺好的!」
她的日子的確過得很好,門前種滿了花草,還養了不少小魚,幾盆絲瓜和豆角也都爬上了屋簷,再富貴的日子比這又能好多少呢?
「一生年歲沒多長,貧富貴賤不着忙。隨遇而安才是好,快快樂樂把福享。」
人活一世,不管遇着什麼樣的日子,我們都要用和美之心,把它過得安靜安寧、陽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