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觀劇旅程 人生百態/何俊輝

時間:2016-07-22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劇中一幕,湯駿業(左)飾演對生活恐懼,連乘搭飛機也恐懼的都市人

  風車草劇團成員湯駿業、梁祖堯和邵美君自編自導自演的《阿晶想旅行》,沒有提及一個叫「阿晶」的人,「阿晶」明顯象徵很多想去旅行以逃避苦悶生活的港人。此劇共有十二段關於旅行的觀劇旅程。第一場戲是三位演員在燈光方框中做着不斷打字等公式化工作,並替角色的身不由己說出「只係適應到公司的中央冷氣」之類的慨嘆話,而替全劇作現場配樂、歌曲演奏的三人樂隊(由觸執毛和小塵埃的部分成員組成),則以恍如怨氣的搖滾音樂對單調的生活作控訴。

  習慣緊張 不懂放鬆

  第二場戲「過關」以簡約的處理手法演繹三個角色過外國海關時被關員問到的問題,這場戲除了呈現三個人有不同的個性、旅行目的和男女感情關係外,難看出創作人要表達什麼。

  「魚缸內的小丑魚」分成兩部分,前半段湯駿業飾的角色說自己辭職後獨自去旅行,他坐長途機時遭咳嗽聲和嬰兒哭聲煩擾;後半段以動畫投射到銀幕的方式呈現小丑魚被困在魚缸的生活,並由湯駿業說出小丑魚死時也離不開魚缸,台詞與畫面配合起來甚似台灣著名插畫家幾米的作品風格,跟機艙被困戲對比起來易使觀眾聯想並感悟到:做人比做魚幸運得多,起碼人陷於困局時通常有能逃離困局的時候/希望,故此毋須活得太悲觀及令自己的心情持續壞透。

  第三場戲「迷路」見三位同行遊客為迷路爭拗,但使觀眾印象深刻的不是迷路而是三人做出蹲在街頭、隨地小便等不文明行為,易讓觀眾感到演員扮演的不像香港遊客,屬離題戲。

  「情侶自駕遊」描述一對情侶(梁祖堯與邵美君飾演)為了駕駛上各種問題不斷爭拗,可見旅遊亦要涉及人與人之間相處,即使是旅遊,一樣會精神緊張,甚至旅行期間因遇上更多突發事而活得比在香港時更緊張。除了不懂如何放鬆外,像劇中男友般到了外地仍手機不離手(甚至要接聽公事上的電話),也是一種把港式生活延至異地的普遍港人旅行心態。戲的結尾是這對情侶在途中被一座雪山的壯麗景色吸引兼深受感動(兩位演員把感動一刻的滋味演得真實,像兩對眼睛真的目睹了雪山),並產生「人是渺小的,很多以為要緊張的事根本微不足道,開心可以好簡單!」之類的感悟,若觀眾看戲時也有同樣的感悟,相信是創作人最感欣慰的。

  走馬看花 點到即止

  「龍蝦母女@首爾」則是把港人那匆忙(以最短時間做最多事情)的生活方式、心態延伸至首爾,邵美君飾的媽媽與湯駿業、梁祖堯反串演的女兒竟要在上機返港前約三個小時走馬看花地暢遊十多個景點,台詞誇張搞笑,使觀眾邊看邊笑邊慨嘆:「何苦呢?」港人的貪婪、看到/得到表面的東西便滿足(不嘗試深入探索)、欠缺獨立或合情理的思考(盲目追求旅遊書中的潮流熱點),正是創作人向觀眾準確傳遞到並要他們看戲後多反思的信息。

   第七場戲「九份之旅」棄走之前三場戲的喜劇路線,感性地描述湯駿業飾的港人孫兒到台灣探祖母(邵美君飾),祖母帶領孫兒踏足的九份其實是一趟包含舊建築物、日治時期老歌和昔日親人、生活面貌的回憶之旅,旋轉舞台上那打圈的玩具火車好像是以具體的視覺效果襯托着回憶中的舊情懷,偏偏孫兒對舊情懷有代溝,更有趣是孫兒討厭許多香港遊客把台灣旅遊區弄得太喧鬧,這使筆者想到:香港跟別的地方在生活環境、普遍人的生活習慣有何分別?通常去旅行時才有深刻得多的體會,而這些體會或會對旅行者日後的生活有深遠影響。值得一讚是邵美君把祖母那年長、溫婉的言行舉止演得入型入格,跟上一場戲她演豪邁的媽媽,構成十分精彩的對比。

  邵美君飾的女子因姐姐離世而到奧地利看楓樹療傷,從楓樹又憶起女子的妹妹在英國唸書時的校園環境。「療傷」這場戲把強裝沒事與愉快的回憶交織起來,加上劇本別出心裁地用紫色、楓葉的顏色彰顯女子在不同時期的心情,令觀眾看戲時既百感交集又會對這位重視姐妹情的主角產生好感。

  「大象的故事」見梁祖堯從泰國象的角度自述自己的經歷,加上大象戲偶的亮相、梁祖堯到泰國接觸真實泰國象的錄像片段,便予人充滿心思和層次豐富之感,缺點是大象的自述內容未能使觀眾深刻感受到創作人要表達的東西。

  最後三場戲包括教觀眾共鳴的完場歌《人生就是旅行》及一些在異地拍攝的真實旅行片段,然而最精彩的一場戲則是三位演員以皮影戲的方式演繹了一段涉及生育、唸書、工作和去旅行的人生旅程,旅程中多變的視覺效果既使人拍案叫絕,又有不少幽默、動人之處。

  (風車草劇團供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