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電影《閃亮人生》改編自一位法國富翁自傳 /網上圖片
中學時代讀化學,學過物質的變化分兩種,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兩個人一起,做朋友,做情人,也許可以一直平平淡淡,大家的樣子、心態一起變化,成熟老去,這都是物理變化。也會有兩個人,他們碰到一起,彼此影響和作用,彼此的生活會變得更好,這就是美好的化學變化。
從電影裏尋找這樣的美妙關係,《閃亮人生》該是近年來大家最熟悉的例子。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自一位法國富翁的自傳。富翁跳傘事故導致全身癱瘓之後僱用了黑人看護,一個是精英,一個是草根,一個白人,一個黑人,不同階級的世界觀碰撞出一段奇妙的友誼。鏡頭裏都是他們生活的細節點滴,眼睜睜看着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如何融入彼此的生活。在最需要被觸摸的點上,他的手輕輕碰了一下,他可以關注到別人看到的對方的觸點。富翁從貧民窟裏拯救了黑人看護,黑人看護從絕望中拯救了富翁,這一切在電影裏都是用充滿喜劇感的節奏表達出來。沒有機關算盡地設計淚點,沒有去「打雞血」的呈現勵志,友情在眼前從他們生活細節裏點點累積,結尾留下的淚也是暖的。
人之間的化學變化,也可以發生在兩個同樣潦倒的人身上。看似絕望的生活,因為身邊出現了一個人而發生變化。《鏽與骨》的故事就發生在兩個loser的身上,一個無家可歸的落魄拳手與一個因事故而失去雙腿的虎鯨訓練師。基本都算被世界遺棄的倒霉蛋。如果不是因為受傷導致的潦倒,他們也不會遇上。他們的命運搭在了一起。拳手給訓練師的不是同情和憐憫,是正常的看待和理解。他會帶她去海灘游泳,並不會想她沒有腿。在這過程中他們都變成了更好的人。
歐洲導演絕不會把故事排成荷里活式的溫馨小品,現實不會這麼容易,彼此卻可以成為依靠和動力,生活雖然殘酷,鏡頭裏依然顯得自然,沒有低廉的悲憫。對於普通人,人生有了更好的變化不一定傳統意義上的成功,彼此治愈不一定會有一個童話式的收場。有些事發生了它一直都在,有些痛苦永遠不會痊愈,我們最幸運的可以遇到一個美好的人,小心翼翼的彼此呵護,認真平和的活着。可以繼續卑微,但是積極地活起來。
美好變化基礎 雙方皆善良
人和人之間美好的化學變化,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礎,至少大家都要是善良的人,善良才會去關注身邊的人,才有可能找到變化的另一半。可以是朋友,可以是愛人,也可以是親人。《一切從音樂再開始》裏失意的音樂人和被男友拋棄的非知名歌手,《見習冇限耆》裏白髮實習生和老闆,《聖人文森特》裏的落魄母子和奇怪的鄰居,《山水喜相逢》裏黛西夫人和她的黑人司機。任何一種關係都可以是美妙的,可以跨越種族、跨越階級、跨越年齡。對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多一點善意,少落點標籤,少一點挑剔,不要冷漠的看不見他們,化學變化也許就發生在下一個遇到的人。《山水喜相逢》結尾的時候,黑人司機去探望住進老人院的黛西夫人,兩位年邁的老人互相寒暄着,他把一塊蛋糕餵進她嘴裏。想起之前,黛西夫人握着黑人司機的手,她曾經那麼排斥他,最後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新的物質產生,舊的發生了變化。
虎哥 單身男青年,法律專業畢業。喜歡電影、音樂、藝術,完全處於業餘水平。內心長期流浪,喜歡說話,和朋友亂聊,寫寫文字抒發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