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自殺之蠢/葉特生

時間:2016-07-20 03:16:13來源:大公網

  蠢人才做蠢事,但有件蠢事,連有學問的人也做,就是自殺。

  自殺通常兩大理由:生無可戀、痛不欲生。

  前者是認為世上沒有一件事物值得留戀,既然人皆有死,不如提早了斷,省卻天天如黛玉葬花,感觸悲苦人生。   後者是身心有無法承受之痛楚,或是心懷恨怨,或是身有不治之殘疾,早點擺脫,釋去勞苦。

  他們都忽略了:活着不是為尋求意義,而是活着本身就是意義。

  「有意義才值得活」,那是以自己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狹隘人生觀。若從造物主的角度出發,一株小草,一條小蟲,都是有意義的。

  一個物競天擇的森林社會,弱者能活下去不容易,但造物賦予牠們獨特的生存法則,奮力掙扎,卑微地活着,為大千世界妝點顏色,誰曰不宜?

  結果是:最強的恐龍,最具生存意義的地球霸主,滅絕了;反而卑微的小爬蟲,千萬年走過來了,仍然精神活躍。

  小爬蟲不會自殺,相反,奮力求生,直到壽終,完成所賦予之使命,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使命。

  把眼光放遠,今日臨到我身的悲苦,正是我活得精彩的營養。蠢人只看到自己無限大,智者看見宇宙,發現自己無限小,沒什麼大不了。

  心轉,原來到處都有美麗。我那小孫囡大哭時,拿個鈴鐺在她面前搖,就不哭了,那是轉移視線。

  能換個想法,有什麼值得哭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