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嘉賓出席會議 /大公報記者郭雨南攝
【大公報訊】記者郭雨南、劉榕欣報道:「聯合出版集團2016年香港書展傳媒招待會」昨日在聯合出版大廈舉行,從香港掌故、文學歷史、旅遊飲食、運動健康、語言教育、親子書櫃、本土藝文七個方面介紹書籍亮點。
緬懷昔日電影明星
本次書展以「武俠文學」為主題,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的作品廣受歡迎,被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電影、漫畫、遊戲等不計其數,金庸小說在華人小說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影評人、作家鄭政恆作品《金庸:從香港到世界》講述了金庸與香港文學的關係,從香港文化出發,以總論、作品分析、文化視野三個範疇,參考前人研究金庸的文章,去蕪存菁,並輯錄了多篇具有參考價值的優秀文章,作為金庸研究的精華部分。
由香港資深作家周蜜蜜、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博士吳國坤共同編撰的新書《不滅星光——香港電影明星影像1960-1980》,收集了鍾文略攝影機中的張張星光,精選近百幅珍貴明星相片,以紀念香港電影產業曾經的一段輝煌歲月。書中更有周蜜蜜對兩位影星(蕭芳芳、鄭佩佩)的特別專訪,道盡昔日當紅女星拍攝電影時的苦與樂。
除此之外,七月二十二日下午六時至七時三十分,書展會場內將會有周蜜蜜與吳國坤主講的相關講座:「可有想起我——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明星」,屆時將帶領讀者們透過鍾文略昔日拍攝的明星照以共同緬懷香港電影界曾經的一段輝煌歷史。
而周蜜蜜另一本屬於親子書櫃範疇的作品《奇趣香港史探索01:古代時期》則以三個自稱偵探的少年為主角,描述他們調查香港奇趣典故的場景,包括在大嶼山出沒的「漁人」、南宋時代天后顯靈於香港、太平清醮的起源等等歷史謎團。
「80後」畫家鄧子健手繪香港老店,令讀者在看書之餘還有得玩有得砌。出生於八十年代的畫家鄧子健自幼住在上環,外公更是古玩舖的店主,對老店的那份情意結自幼便伴隨着他。眼見如今的香港摩登商場林立,裙褂店、紙紮舖、米舖等傳統老舖相繼消失,鄧子健有心向小朋友以及年輕讀者重現當年的老店樣貌,於是便有《香港老店「立體」遊》的誕生,相信會吸引有香港老店情結的港人。
掌門人分享「13點」
會上三聯副總編輯李安介紹了陳美齡的作品《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講述了作者在兒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對他們的教育,包括作為父母應有的心理準備和覺悟、教育孩子的目標、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能有好成績的教育法、如何與思春期的孩子溝通等等。
李安介紹陳美齡寫這本書的初衷時說:「像這本書的標題所說,陳美齡的三個兒子去了史丹福讀書,那麼就會有許多人問她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以及有什麼方法。因此,陳美齡覺得就算是為了孫子也好,不如就把自己的育兒方法中大大小小的『招數』,以及親自實踐過的教育法都寫下來。」
本地著名漫畫家李惠珍被譽為「香港少女漫畫掌門人」、「紙上時裝設計師」,她此次帶來的作品為《珍.13點》。她介紹這本書中的每幅畫的風格是多變的,並在此書中透露「13點」這個經典角色的創作過程,以及繪畫的靈感來源。
香港書展將於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關於講座及展覽,詳情可瀏覽:www.hkbookf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