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記者顧大鵬)以漢文化為主題的國家十二五旅遊規劃重點項目——未央古鎮,開門迎賓的第一個項目卻是「花腰傣」,讓初來乍到的客人有點詫異。不過,對于未央古鎮策劃部經理李元元小姐來說,卻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李元元把這個投資8億元的文化旅遊項目,喻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續夢升天工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景帝前元三年封為中山王,其版圖包括太行山東麓,今易水以南、滹沱河以北地區,首府設在盧奴(定州),中山國有十代王,劉勝是第一代王。靖王多子多福,喜好酒色,對花腰傣情有獨鍾,花腰歌舞2000多年前因此來到中山國,傳入京津冀。
進入未央古鎮,可以賞七雅,聞詩做賦,提筆書情,穿漢服行漢禮,聽漢樂跳漢舞,鑒畫銘書,感受絲綢之路異域風情。
未央古鎮策劃部經理李元元小姐為客人秀編鐘(顧大鵬攝
因工作需要,李元元小姐平時多著漢服,心里卻特別喜歡傣族服飾,一有機會,她就扮作「花腰傣」加入迎賓隊伍,與傣族姑娘同臺秀花腰,彼此忘我無異族之念。
李元元介紹說,「花腰傣」是傣族文化的活化石,她們信奉萬物有靈。在傣族巫術中,手腳「拴紅線」以避「鬼壓床」,亦可助生靈續命,亡靈升天,所以「拴紅線」亦名「續命縷」、「飛天虹」。滿城土著居民稱,當年中山靖王劉勝和夫人竇綰,就被花腰傣手腳「拴紅線」,企望「一日花腰傣,續命五千歲」。
花腰傣擊鼓迎賓(顧大鵬攝
花腰傣五彩線喜迎賓客(顧大鵬攝
遵從未央古鎮待客人儀規,記者喝下了傣族「花酒」,被「拴紅線」。離開古鎮時,李元元小姐悄悄說:「被花腰姑娘拴了紅線的客人,都是回頭客。」
夏季的傍晚,滿城漢墓陵山腳下的未央古鎮,燈紅酒綠,古琴編鐘交響、漢服漢禮互映,花腰戀歌熱舞令人陶醉,沉寂千年的中山靖王劉勝和竇綰夫婦從此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