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秦文學豐富多彩/顧 農

時間:2016-07-13 03:15:49來源:大公網

  中國歷史上的嬴秦,可以分為兩大段落:其前段為東周列國之一,時間長達五百五十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中國歸於統一,全國性政權的秦王朝由此開始,先前的秦王嬴政成了秦始皇,可惜這一空前壯麗的秦王朝二世而亡,一共只存在了十五年。所以繼秦而起的漢王朝非常注意總結秦王朝匆匆滅亡的教訓,採取了許多措施,也寫了不少文章,賈誼的《過秦論》就是其中聲譽最高的名篇。在漢朝人眼裏,秦朝太殘暴了,太不把老百姓當回事了,所以稱之為「暴秦」。「誅暴秦」曾經是秦漢之際最火熱的政治用語。統一全國以前的秦,也跟着受累,被斥為以蠻橫兇惡著稱的「虎狼之國」。

  正因為如此,一般印象裏,從秦國到秦朝都沒有多少文化,沒有多少文學。劉勰的一句結論「秦世不文」(《文心雕龍.詮賦》),經過擴大化的解讀以後幾乎把整個秦都給否定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統一以後的秦王朝,因為時間太短,文學上的確沒有多少建樹,但也絕非毫無作為,魯迅先生《漢文學史綱要》一書講秦代文學的情況道:「始皇終不樂,乃使博士作《仙真人詩》;及行所遊天下,傳令樂人歌弦之。其詩蓋後世遊仙詩之祖,然不傳。《漢書》《藝文志》著秦時雜賦九篇;《禮樂志》雲周有《房中樂》,至秦名《壽人》,今亦俱佚。」

  可惜由於《仙真人詩》、雜賦九篇以及歌詩《壽人》等等後俱亡佚,除了幾份歌功頌德的石刻文,幾乎就再也看不到什麼秦代文學的文本了。

  所以有些文學史就在秦代文學裏大講李斯的《諫逐客書》(又有講《呂氏春秋》的,此書亦有列入先秦諸子散文者),可是這些文學史原本是以時代為坐標來安排章節的,前面是「上古至戰國文學」,接下來是「秦漢文學」,把統一之前秦國的文學文本拉到後面來作為秦朝的文學業績,實屬自相矛盾,自亂體例。《諫逐客書》自應安排在「上古至戰國文學」之末,而不可列入秦代文學,不能因為這裏材料不夠就穿越時空跑到前面去抓壯丁。

  在東周列國時代,各國情況不同,各有所長,秦國曾經有過豐富多彩的文學,《詩經.秦風》裏既有《無衣》這樣雄壯熱情的戰歌,也有《蒹葭》那樣哀婉清麗的情歌,秦人文學素質很高啊。散文方面也大有可觀,單是一部《呂氏春秋》就顯示了融會古今、收納百川的闊大氣魄,給先前的百家爭鳴作出了某種總結。只是這些成果被安排在儒家經典詩三百以及先秦諸子散文這些顯赫的外包裝之內,一般印象中似乎同「虎狼之國」的秦距離很遠。而如果新設一個「秦國文學」的新框架,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青年學者倪晉波正是這樣做的,他在專著《出土文獻與秦國文學》(文物出版社二○一五年十二月版)一書中寫道:「在本書的論述體系中,『秦文學』被視為一個寬泛的概念,指一般意義的秦人文學,包括『秦代文學』和『秦國文學』兩個部分。其中前者指秦統一六國後,也即秦王朝時代的文學,而後者即指東周時代的秦文學。這裏的『秦國』既是一個歷史概念,也是一個地域概念。所謂歷史概念是就秦國的歷史存在時間而言的,即從秦襄公八年立國到秦王政二十六年統一六國這五百五十年,不包括秦帝國時代的十五年,它在時間跨度上正好是通常所說的春秋戰國時代。但本書具體論述時,並不局限於這一起訖時限,而是前後略有延伸。」(第十三至十四頁)

  這樣一來,秦文學可以研討的對象就非常豐富了,這裏不僅有許多傳世的紙上材料,還有先後出土的大量文獻,例如雲夢睡虎地秦簡、青川郝家坪木牘、天水放馬灘秦簡、雲夢龍崗秦簡、江陵王家台秦簡、龍山里耶秦簡、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所藏秦簡、北京大學所藏秦簡等等,又有面世較早的不其簋銘文、秦公簋銘文、《石鼓文》、《詛楚文》等等。這些文獻,過去也未嘗沒有研究過,但大抵分頭進行,較少以紙上材料與地下文獻比勘互證,卻又多從歷史、制度、書法等方面入手,甚少關心文學,到倪晉波這部書裏則得到了全面的研討和綜合,為讀者呈現出異常豐富多彩的秦文學。

  最後不妨順便說說,大家都知道北京大學藏有一大批秦的簡牘,有八百枚之多,據說其中且有文學意味甚濃厚者,作者未能加以研究和論述。這一批珍貴的文獻至今還藏在燕園之深閨中,外人無從一睹其芳容。倪書的重大缺失並非作者不作為,是他無法為,但在這個題目下缺少北大簡這一大塊,終歸是重大的遺憾。出土文獻的研究往往有它特殊的困難,雖然一時大約還不容易解決,但早點讓大家都能看到是多麼好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