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釉裏紅連繫元明清三朝窰藝

時間:2016-07-13 03:15:46來源:大公網

 

 

  圖:明洪武釉裏紅纏枝牡丹菊紋撇口盌/資料圖片

 

  明朝隆慶五年,一名叫徐栻的窰監迫於無奈,向皇上奏表陳情,懇請改善陶工趕製景德鎮貢品瓷的苦況。此奏章的重點之一,是建議用礬紅彩瓷器代替釉裏紅瓷器。自古以來,中國帝王均不喜被人拂逆旨意,窰官仍冒著拂逆聖意的危險提出此奏議,可見燒製釉裏紅官窰之難。/大公報記者 周婉京

  釉裏紅是元代江西景德鎮創燒的一種釉下彩繪。所謂釉裏紅,即是先上一層白釉,再上一層紅色,然後又上一層薄釉,最後再畫上花繪紋藻。它以銅的氧化物為窰色劑,高溫還原後呈現紅色。釉裏紅在工藝上與青花並無不同,是在胎上繪畫後罩透明釉經高溫燒製而成,主要的區別在於青花瓷以鈷作呈色劑,而釉裏紅是用銅作呈色劑。

  元代創燒 艷紅難求

  自唐代開始採用氧化銅於高溫陶瓷上繪製紅色紋飾以來,這種技法給陶匠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於銅紅料極為敏感,陶匠在製作過程中必須小心翼翼地處理底釉的成分、銅紅料所佔比例、窰內的焙燒溫度和還原程度,以及器皿在爐膛內的擺放位置,以達至預期的顏色效果。因而,真正色彩鮮艷的釉裏紅作品極為罕見,以至於在釉裏紅興起的元代,當陶工打開燒製銅紅器的瓷窰時,映入眼簾的往往不是預期的一抹艷紅,而是一片晦黯灰澀。

  在一九七九年,江西豐城發現了一件青花釉裏紅合繪一體的樓閣式穀倉,上有元至元戊寅(一千三百三十八年)的紀年銘文。從釉裏紅呈色看灰暗深紫,從外觀上看亦能感到其整體尚未燒好。即便如此,在目前已發現的有紀年款的元代青花釉裏紅器傳世僅有兩件,此穀倉為其中之一。

  穀倉之造型是目前僅知唯一存世的重檐廡殿頂穀倉,集青白釉、紅釉、青花、釉裏紅四種高溫釉彩於一器。正面青花書寫對聯一副:「禾黍豐而倉廩實,子孫盛而福祿崇」,橫批「南山寶象莊五穀之倉」。兩側壁釉裏紅書寫,左側「凌氏墓用」,右側「五穀倉所」,說明其為親貴漢官的陪葬品。

  穀倉背面樓層中間以鏤空十字花與前樓相通,以青花書寫一百五十九字墓誌銘一篇。從青花墓誌銘文可知,穀倉主人凌氏,生於前至元三十年二月,死於後至元(元惠宗年號)四年五月,享年四十五周歲。凌氏的祖父凌穎山是景德鎮長薌書院的校長,屬於朝廷命官。凌氏嫁給了擔任揚州路召伯大使的劉文史之子劉炳文。凌氏的祖父和公公均為朝廷命官,兩個家族在景德鎮都頗有影響力。凌氏死後,其家人調動景德鎮的社會資源,短時間內精心燒造出福佑逝者的一批明器,青花釉裏紅樓閣式穀倉正是其中一件。

  缺乏市場 產量甚小

  至於艷紅到暗紅的變化,這是因銅紅料在釉下用色時,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窰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稍過,銅離子便會揮發,從釉層中溢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褪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窰很難控製窰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無法大規模生產,所以釉裏紅產量一直很少。

  造成元代釉裏紅發展遲緩的又一原因是缺乏有力的市場需求。元代青花的飛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伊斯蘭地區對藍白相間的青花瓷的喜好,出口瓷帶來的利益成為元青花燒製手段日漸成熟的催化劑。而釉裏紅卻未能得到經濟刺激,舉步艱難亦是可想而知。

  用寥若辰星來比喻存世的元釉裏紅絕不為過,迄今有公開報道的元釉裏紅不過數十件,其中還有不少是殘破的。幾十年來,先後出土發現的元釉裏紅代表有:一九六四年北京出土的元影青釉釉裏紅花卉紋玉壺春瓶;一九七○至八○年間,韓國新安海底元代沉船上發現一萬八千件中國陶瓷器,其中有一件元釉裏紅雙葉紋詩文碟,雙葉用胎上刻暗紋填釉裏紅的方法;一九七六年,江蘇吳縣發現元釉裏紅暗龍紋蓋罐,釉裏紅呈色明麗,艷若胭脂;一九八○年,江西高安窖藏出土了二十件元青花,同時出土四件元釉裏紅,分別是花鳥紋罐,蘆雁紋匜,折枝菊紋轉心杯、堆塑螭龍紋轉心杯等。

  縱觀這些已經發現的元代釉裏紅,工藝呈現出如下特點:釉裏紅呈色多種,鮮紅的較少,大多趨灰,有明顯暈散,有溫度失控而銅紅料「燒飛」的變白現象;施青白釉或白釉,和同期青花相比釉面較深;採用白地釉裏紅繪畫或刻畫暗紋後釉裏紅塗地的方法。以色塊裝飾為主,較少線描紋飾。造型品種簡單,僅玉壺春瓶、罐或是杯、匜等幾種。這些特徵都說明了元代釉裏紅的原始狀態,但這並未影響其價值,每一件元代釉裏紅都是價逾黃金、有市無價的珍寶。

  明代盛行 皇家赤色

  值得注意的是,紅色作為封建王權的象徵顏色在元朝的地位,以至元末時,農民起義隊伍稱紅巾軍。自朱明王朝建立後,對紅色有特殊的情感,士兵均窰紅襖。明太祖朱元璋曾頒布「以紅色為貴」的旨意,並且朝廷規定「服色所尚,於赤為宜」。此外,在五行學中,朱是代表南方的顏色,所謂「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分別指的就是南北東西。因為朱元璋在南方發跡,所以紅色對他來說很吉利,自己又姓朱,所以他對紅釉瓷器非常重視,釉裏紅的生產在當時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

  釉色上規定了祭祀用青、黃、紅、白四種色釉,其中青(藍)、紅、白是高溫色釉,黃是低溫色釉。這四種釉色禁止民間使用。在諸色中,紅色尤得洪武皇室重視。據《大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年下達詔令,宮廷祭祀所用的金屬器物概由瓷器代替。當時,每個祭壇皆有其特定的顏色,而代表朝日壇的正是赤色。這種偏好,亦旁及其他,其中就包括對瓷器裝飾中紅色的壟斷。

  洪武一朝的釉裏紅較為盛行,呈色有艷紅、深紅和灰紅三類,其中艷紅和深紅的釉色有暈散,而灰紅的一般無暈散。明初釉裏紅由官窰燒製,在技術的改進上有了財力保證,使明初釉裏紅的呈色有了改進,整件器物的色澤統一,較少見到含灰或「燒飛」的現象。

  明初釉裏紅和元代產品有很大區別,具體表現在線描紋飾的成熟。明代釉裏紅在裝飾上採用線描方法,改變了元代釉裏紅以色塊為主的原始裝飾工藝。洪武釉裏紅採用了勾勒點染、雙勾填色等多種技法,更加自如地展現各式紋樣。

  以洪武窰出品的玉壺春瓶為例,延續了玉壺春瓶圓腹、細頸漸收窄、瓶口微微向外敞的特點。玉壺春瓶為一種酒瓶的名稱,其命名標準是依照瓶子的外形而定,相較元代細長的瓶頸,明洪武的玉壺春瓶瓶口較小,下部呈現下沉厚重之感。

  中國國家博物館現藏有此類造型的釉裏紅纏枝菊花紋玉壺春瓶,瓶口外撇折沿,梨式腹,圈足外撇。通體施白釉,口沿繪卷草紋,頸部繪蕉葉、回紋和水波紋,肩部繪如意紋,腹部繪纏枝菊花紋,下腹繪仰蓮瓣紋,足牆繪卷草紋。

  從此器物可見,明早期的製品多呈黑紅,紅色有些暈散,稱不上是鮮艷。即便如此,此類品種貫穿洪武朝始終,到了明中、晚期,發展成較純紅色,風格古樸、厚重,器型碩大,紋飾豐滿。釉裏紅器盛行之時,以大盤、大碗及玉壺春瓶等器型為最常見,但此時釉裏紅的呈色仍不夠穩定,直至宣德時期,釉裏紅的燒製才達到成熟階段。

  構圖的主次也在元代基礎上產生變化,次要紋飾所佔面積趨小,主要紋飾所佔篇幅則有漸增之勢。從裝飾方法來看,洪武釉裏紅採用了白地紅花和紅地白花兩種工藝,基本上是對元代青花工藝的承襲,其中紅地白花的工藝在洪武以後很少見到,永樂、宣德時改用紅地剔花的方法替代。

  花卉紋樣多見纏枝紋,因其紋飾結構連綿不斷,有「生生不息」之意,故而又名「萬壽藤」。在玉壺春瓶上,纏枝紋常與花卉、鳥獸、人物組合成裝飾紋樣,寓意吉祥,同一類的纏枝紋飾還包括牡丹花紋、蓮瓣紋等。洪武釉裏紅瓶的另一共通點便是瓶頸的芭蕉紋樣式。被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的至正十一年銘青花大瓶,其芭蕉葉紋的邊緣寬粗且呈鋸齒狀,邊緣及主葉脈的呈色深諳。

  此類紋飾也在同器型的青花瓷器中屢有出現,例如倫敦佳士得於二○○五年七月拍出的元青花「鬼谷下山」罐上便飾有蓮瓣紋,其風格較為輕盈飄逸,跳出了制式的框架。

  青花加紫 民窰標誌

  釉裏紅工藝明代後期幾乎失傳,明末清初時,首先由民窰恢復生產。這時的一些民窰小碗上,採用青花和釉裏紅合繪一體的方法,大多以青花畫枝葉,以釉裏紅畫花朵,淡雅中透出幾分喜氣。

  和明代相比,清代釉裏紅呈色進一步提高,呈色紅中透紫,不似明朝釉裏紅那般紅艷。清代的青花釉裏紅也叫青花加紫,因為其中的紅色大多泛紫的緣故,不過有人把青花紅彩也稱青花加紫。這個品種的佳品多只見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此三代的官窰很注重釉裏紅技術的恢復。清康熙朝恢復明代前期水平,並新製釉裏紅、青花和豆青色的釉裏三彩新品種。雍正時的產品更趨精進,不僅色澤鮮紅,且成品率極高,特別是青花和釉裏紅在同一器上的青花釉裏紅品種更為突出。乾隆以後,釉裏紅的生產技術一直末能達到這一水平。

  同時,清代的釉裏紅呈色已能分出濃淡色階,令不同層次的紅色在一器物上爭相鬥艷。這時的官窰釉裏紅大多採用白描的方法,和同期青花複雜而多樣的繪畫方法相比,在表現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採用青花和釉裏紅合繪一體,目的在於裝飾,例如雍正官窰的八仙過海青花釉裏紅碗上,以青花畫八仙人物、釉裏紅畫海水,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

  「清三代」的成熟作品在清中後期的民窰中曾被不斷模仿。等到嘉慶年間,民窰基於「青花加紫」的官窰做法,開始流行一種青花釉裏紅盤。此盤直徑在三十厘米左右,盤中青花釉裏紅鳳穿牡丹、松樹仙鶴等吉祥圖案,做工略顯粗糙,青花混濁,釉裏紅也很暗淡。在當時商品環境下能讓大眾買得起的釉裏紅,只能做到這種水平,以維持低價。雖然從青花、釉裏紅的呈色和繪畫技巧來看,民窰與官窰的工藝仍相距甚遠,民間的釉裏紅卻證明了紅色不再局限於皇家御用,已成為大宗產品的一個新標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