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吳翁蕭衍自多才\陳煒舜

時間:2016-07-11 03:15:51來源:大公網

  不過前文「抱梁期」出自《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回風在《楚辭》中則是奸佞的象徵。假使一般民歌,大概不會這樣掉書袋了。又如《河中之水歌》、《東飛伯勞歌》,據說是梁武帝自創的民歌。前者哀憐才貌兼備的莫愁縱然嫁入豪家,卻無法和初戀情人在一起(南京莫愁湖即此傳說之故跡);後者則為落花時節的二八少女傷春之詞。兩首七言詩已有隔句的形式,清暢可誦,王夫之盛稱其「風神音旨英英遙遙,固已籠罩百代」。此外,作為南朝民歌最高成就的《西洲曲》,王夫之也歸在梁武帝名下。其說雖未必,但可見此老對民歌樂府的看重,已成為後世的既定印象。再觀《臨高臺》:

  高臺半行雲,望望高不極。

  草樹無參差,山河同一色。

  彷彿洛陽道,道遠難別識。

  玉階故情人,情來共相憶。

  王夫之論雲:「脈脈條條、森森束束,詎可以輕艷目之?」今人也指此詩雖言私情,次聯氣象卻非梁武帝道不出。

  梁武帝的艷詩縱是宮體先驅,然其作對愛情的歌頌、對女性的同理心,卻與後者大為不同。即位後的梁武帝礙於身份,已甚少復為此道。例外者大概是年近半百時所作《江南弄》七首,其一曰:

  眾花雜色滿上林。舒芳耀綠垂輕陰。

  聯手躞蹀舞春心。

  舞春心、臨歲腴。中人望、獨踟躕。

  全詩富麗而靈動,講述了宮中妃嬪(中人)看到天真爛漫的宮女們在春陽繁花之間婆娑起舞,而自憐憔悴的情態。前三句仍讓人聯想到楚歌,但七首句式相同,故清人江順詒以其「體制似詞,乃樂府之變格」,五四後的學者更有推其為長短句之雛形者。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