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定銘兄贈我新作《香港文學醉一生一世》,許兄畢生與書結緣:買、賣、藏、編、讀、寫、教、出版,八事做齊,本書正是他買、藏、編、讀、寫、出版六件事的結合。
書中提及多位作者、刊物和書,其中不少已作古人,如王敬羲、林蔭、蕭銅、高旅、蘆荻、侶倫等等。
我慨嘆如今的讀者,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曾經擁有大批讀者的作家?不是「人一走,茶就涼」,而是「筆一停,人就忘」。
為什麼忘記得這麼快?作品本身的生命力是一個主要原因。有生命力的作品,流傳千年,還將繼續流傳下去。
作品的命運也是一個原因,流傳至今的古典文學固然多的是優秀作品,較平凡的也不在少,或文以人傳,或因故事傳,作品本身不一定十分精彩。「滿城風雨近重陽」只是一首未寫成的詩的首句,談不上好壞,卻因一則筆記而流傳下來。
後人沒有為其中有價值的作品做保存、推廣的工作,也是一個原因。例如編入課本,選作補充教材,用作朗誦節誦材,電視劇從其中取材等等。而還能執筆的我們,就要寫作不輟,別被時代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