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他們的電影緣\楊勁松

時間:2016-07-06 03:15:56來源:大公網

  上月陪嚴歌苓出席了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的電影百年紀念活動。歌苓老師告訴我,她的編劇處女作《心弦》被上海電影製片廠於一九八一年搬上銀幕。在永福路的上影招待所寫此劇本時,她還相識了前夫、劇作家李克威。那時電影廠都會安排最好的條件,把劇作家請來封閉創作。嚴歌苓父親蕭馬是當年著名劇作家,他一直被上影安排在錦江賓館寫作,但其作品屢遭「槍斃」無緣上影,嚴歌苓後來為父親圓了夢。她曾將父親當年未能搬上銀幕的一部電影劇作改編成了電視劇,那就是轟動熒屏的《鐵梨花》。

  在百年紀念活動上,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也回首了自己的電影緣。他年輕時曾在街道待業,被街道安排到電影院當售票員,一個夏天過去,他愛上了電影。任總後來從教師轉行,創辦《文匯電影時報》,從電影評論家轉身國企電影集團的掌門人,成為李安、賈樟柯等導演的幕後推手,出品了《色戒》、《三峽好人》等精品。他介紹,一九九一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是一百四十四億,若按八元票價計,票房已過一千億元。上海是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博物館廣場上有無數地磚,上面鐫刻?民國時期上海的各大電影公司的名稱與成立時間。中國電影就是踏?無數熱愛電影的投資人的足跡、歷經家國變遷的大江大河,走到了今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