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臨老學吹打,最近這一年多,竟興起學書法的念頭,每晚空下來,就寫一點字,多則一個多鐘頭,少則數十分鐘,有時臨帖,有時又胡亂塗抹,志不在書法,志在讓腦袋休息。
平時若坐在那裏不動,半個鐘就腰酸背痛,但寫字用上兩個鐘頭,居然也不覺疲倦。主要原因應該是,寫字時充分專注,心往哪裏想,筆往哪裏走,緊張的只是手和臂,全身都放鬆,因此寫完了,手掌發熱,而全身感覺舒暢。
年輕時也臨帖,「文革」後空閒,臨柳公權、顏真卿,得一點皮毛,又丟了幾十年,現在重拾毛筆,連最基本的執筆方法都沒有頭緒。按理應該找一位書法家來受教一番,但那樣一來,又變成一件隆而重之的事,原本想要輕鬆,又反而成了負擔,因此定下一個原則,就是志不在書法,志在放鬆。
寫字為什麼會讓人有愉悅感?因為中國書法本身就有美感,一管筆拿在手中,當行當止,孰輕孰重,在在都是講究,不順心時未免沮喪,有時得心應手,又會感慨中國字形結構的神奇。外面資訊喧嚷,獨守一角清靜地,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