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三角媽風俗/陳天權

時間:2016-06-29 03:15:58來源:大公網

 

 

  圖:遊神的主船在船頭安放大士王像

  華南沿岸遍布天后廟,有些廟宇或失修或遭人破壞,廟內的天后像被善信帶來香港。為了追本溯源,便將原來的地名加諸天后(阿媽、娘媽)之前。例如屯門三聖?附近的三洲媽廟源於台山的三洲塘,銅鑼灣避風塘的三角天后廟則由珠江口的三角島(又稱三角洲)遷來。

  三角天后廟是一艘廟船,供奉三角媽、醫靈大帝和觀音等神祇。每年農曆五月廿三日漁民為三角媽賀誕,但舉行地點不在廟船,而是移師香港仔避風塘,原因是該處有較多漁民聚集,方便他們參與。在賀誕之前兩天,他們聘請喃嘸師傅建醮,除了誦經超度孤魂之外,還在第二天早上舉行遊神活動。

  遊神即是神靈海上巡遊,祭祀幽魂。供奉三角媽和其他神像的漁船,在另外兩艘漁船前後護航下由香港仔避風塘開出,前方還有一艘細小漁船開路,以防其他船隻靠近或橫過。他們繞行鴨?洲一圈,沿途化衣。當駛至東博寮海峽時,漁民放下七隻紙船,象徵給孤魂乘坐返回祖家。

  兩天打醮完畢,接?賀誕。是日漁民絡繹不絕登船參拜,令本來狹窄的空間更擠得水泄不通。觀乎籌辦工作的漁民,最年輕的都年過五十,下一代早已生活於陸上,不再從事漁業工作,對漁民風俗不感興趣。今天的醮誕活動內容已較以前簡化,如果乏人承接,大有可能轉趨沒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