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南海一號」瓷器首現深圳

時間:2016-06-29 03:15:43來源:大公網

 

 

  圖:德化窰白釉雙耳三足爐(清乾隆)

  「南海一號」的瓷器,穿越八百年海上風雨,來到深圳,與香港藝術館、澳門博物館的館藏瓷器,一起展示了中國瓷器的世界影響史。

  粵港澳三地聯展

  「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正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展出。展覽按照海上陶瓷貿易的歷史發展脈絡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東方瓷國」,介紹了我國古代陶瓷的生產技藝以及發展歷程;第二部分「海上通衢」,介紹了我國古代的對外貿易制度,海外陶瓷貿易的品種及相關窰口;第三部分「瓷藝遠播」,介紹了日本、東南亞以及歐洲的陶瓷生產狀況,反映出中國製瓷工藝和技術對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影響。

  展覽展出粵、港、澳三地博物館所藏珍貴文物一百八十多件(套),囊括了每個朝代的代表瓷窰,如六朝的越窰青瓷,唐代的邢窰白瓷、越窰青瓷、河南鞏縣窰的三彩陶、長沙窰瓷器,宋代的耀州窰、吉州窰、景德鎮窰、龍泉窰、磁州窰、德化窰,明清景德鎮窰和德化窰、廣彩瓷器、宜興陶器等銷往歐美的陶瓷器。此外,還有造型和紋飾都具有濃郁異域風情的器物,如外銷青花多嘴瓶,是典型的來樣訂製產品;成套訂製的西式餐飲用具,展現出我國古代高超的製瓷工藝水準和當時歐美的飲食文化。還有部分展品是廣東地方窰口生產的外銷瓷器,如水車窰、潮州窰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還展出兩艘著名的沉船——南宋時期「南海一號」和明朝萬曆時期「南澳一號」的出水文物,讓廣大觀眾可以一睹珍貴的出水文物和水下考古的成績。

  沉船文物難得一見

  「南海一號」是內地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沉沒地點在廣東省陽江市南海海域。發現之時,這艘沉沒近千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船體的木質仍堅硬如新。二○一五年一月,「南海一號」被逐層清理,船艙內超過六萬件南宋瓷器得以重見天日,且有不少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它們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

  「南澳一號」是一艘明朝向外運送瓷器而失事沉沒於中國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附近海域的商船。它最初被發現於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船上裝載的生活用具等文物極具價值,有盤、碗、罐、碟、瓶、蓋盅等,不少是喇叭口的青花大碗,風格古樸,橫跨宋、元、明三個年代。

  本次展覽由深圳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和澳門博物館主辦,將展出至九月十八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