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得體之道/阿 濃

時間:2016-06-26 03:15:39來源:大公網

  說話得體與否,重點在認清說者與受者的身份,是上級對下級?下級對上級?還是同級對同級?《曾文正公家書》,對父母用「跪稟」,對叔父用「敬稟」,對兄弟用「左右」或「足下」,對後輩用「諭」,作為信的開頭,是分得很清楚的。

  有時跟朋友談話,聽他們說:「我夫人託我問候你們。」「請到我府上吃頓便飯。」便覺好笑,這是分不清「稱人」「自稱」分別的緣故。「稱人」要抬舉,「自稱」要謙卑,甚至去到自我踐踏的地步。下面舉一些例子,前面是「稱人」,後面是「自稱」。

  尊夫人/內子,令尊/家父,令堂/家母,令兄/家兄,令弟、妹/舍弟、妹,令公子/小兒,令千金/小女,府上/舍下,貴校/敝校,大作/拙作,寶號/小店,貴體/賤體,大名/小姓某、名某,厚賜/薄禮。

  雖說「自稱」要謙卑,但牽涉到兩國交往,禮貌是需要的,但國格仍需保持,要做到不卑不亢,既不盛氣凌人,也不卑躬屈膝。人與人之間即使是上下級關係,也要保持一份尊嚴,哪怕是想向他借錢。至於寫電郵向異性示好而自輕自賤,其失敗必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