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同幾個朋友一起去了一趟廣西北海,在銀灘「觀賞」了人潮之後,取道市區高速公路,到北海市的老城區逛了一圈,領略這個接近南部邊陲的名城的建設和景色。看到沿途到處都在興建高樓大廈的繁忙和集中景象,讓我感嘆,也讓我有點不解。不懂經濟,也不了解住房市場,我對樓市未來的擔心可能完全屬於多餘。傾城到處鮮明標寫的大牌檔,則令我有點新奇感。
接近傍晚,朋友準備帶領我們去晚餐,問我的意見。我要求不要去星級酒店,也不要去高檔酒樓,找一間臨街小餐館即可。在城市盡頭、靠近北海港老碼頭的一條窄小、但來往人員頗多的街口,我看到路邊有一處大牌檔,生意相當紅火,尚有幾張桌子未被佔用,便建議到那裏嘗試一下。朋友有些猶豫,認為那個地方「不適宜您的身份」。在我的堅持下,大家雖然下了車,但準備盡地主之誼的當地朋友依然感到不好意思,還進到餐館裏去找樓上的包間,似乎能夠更體面些。經我幾度建議和解釋,他勉強同意在餐館門外露天擺放的十多張圓桌中找了一張空桌子讓我們坐下。台階下就是馬路,車來人往,喇叭聲此伏彼起,一片繁忙的市井氣象;一些孩童在餐桌間歡快地跑來跑去,追逐?,打鬧?;喝酒的大人們大聲地交談?他們間的事情,時而歡笑,時而憤怒……就於近在咫尺的飯桌旁呈現出的景象,於我而言,真的是另一番情趣,別開生面。
按照大牌檔女老闆的推薦,我們挑選了幾種海鮮和蔬菜。由於大牌檔能夠供應的飲料品種極少,我又不能喝很甜的飲料,老闆給我們端來了一壺開水。在邊喝水、邊等待飯菜的時間裏,我們輕聲地談論?北海的過去和未來。朋友告訴我,雖然媒體在說北海的樓市泡沫嚴重,甚至屬「全國之最」,但外地去那裏買房的人還是挺多的。我在心裏祝願北海的房建不要閒置過多、過久。
說話間,服務員端來了我們點要的菜餚,是一些按照當地做法烹製的魚、蝦等海鮮,當然包括北海特有的「沙蟲」,還有小蛤蜊煮苦瓜湯。由於原料,包括動植物在內,都是飯館門前陳列的鮮活產品,加上加工還算正路,味道相當不錯。給我的感覺是,大牌檔並非完全做不出美味佳餚,也能夠滿足舌尖上的需要。
與當地的朋友相識未久,相互了解不深,共同話題不是很多。在有一搭無一搭的閒聊中,一頓晚飯很快用畢,大概人均花費不到一百元人民幣,我倒覺得心滿意足。看到還有人在等待座位,我們沒有閒坐太久,按照我的提議起身離去,以便後來的人入座。我問朋友感覺如何,他哈哈一笑,同時言道:「看來您很滿意,我當然也很高興。只是讓您在這樣的地方用餐,我總覺得有點對不住您。」
上車後,我不得不再次告訴他,不要感到沒有面子。雖然飯總是要吃的,但不一定非要進出高檔飯館不可。只要地方整潔,食品新鮮,衛生不出問題,就可以試試。我對生活的基本原則是,只要有別人進出,我們也應該可以出入,無需將自己看得比他人高貴。就像坐車,只要車能跑,不在半路上拋錨,車牌子並不十分重要一樣。這樣做了,快樂的是自己。今天的晚飯應該能夠說明,按照一般人的心態,處處給自己尋找快樂和滿足,對健康有益,對友情也有益。看來,我的話被朋友聽了進去。
說實話,我不是第一次走進大牌檔,儘管總數也並不多,但這一次感覺有了特殊的收穫,尤其是精神上和感情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