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二○一○年,樂團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獻演\費城交響樂團供圖
成立於一九○○年的美國費城交響樂團(Philadelphia Orchestra)(下簡稱樂團),一九七三年獲周恩來總理邀請、美國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支持,訪華作為期兩周的演出,開啟了中美關係的破冰之旅。趁今年樂團展開二○一六亞洲巡演之際,樂團發展常務副團長睿恩德(Ryan Fleur)、中國駐地合作項目總裁韓凱歌(Craig Hamilton)和美國資深外交官卜勵德(Nicholas Platt)向記者介紹了樂團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擔當中美文化交流橋樑的使命,到現今如何隨中國的發展而調整樂團未來在中國的發展策略。
中美文化交流“使者”
一九七二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密議兩國建交,樂團的時任音樂總監尤金.奧曼迪(Eugene Ormandy)立即寫信給總統,希望樂團能夠訪華。在尼克松的支持下,經中美政府洽商,樂團終獲中方邀請,擔任開創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上世紀六十年代擔任外交官,美國駐北京聯絡處首批工作人員之一的卜勵德,曾幫忙協商和安排樂團於一九七三年訪華演出。團員白天參觀長城及頤和園等名勝,晚上演出。他說:“這些年來,樂團已隨?中國的發展和中美外交的頻繁交流,而有了新的使命。”他續說:“記得於七十年代初期,中國經濟發展緩慢,我們籌劃樂團訪華的進程也緩慢。隨行工作人員的裝束要精簡、演出曲目也要審查。”“當年中國老百姓看見我們這些外國人和西方交響樂團,感到十分新奇。”
隨?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漸趨成熟,“中國新生代的小孩,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同時熱愛學習西方樂器,受到西方古典音樂文化教育的薰陶,中國社會已急速發展成中西兼容的獨特文化。我們會隨?這些發展而調整樂團在中國的商業策略,全力在中國發展和建立樂團的國際聲譽。”卜勵德說。
樂團自首次訪華演出後,又於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六年、二○○一年、二○○八年,以及二○一○年的上海世博會期間到訪中國演出。為慶祝樂團首次訪華演出四十周年之際,樂團又於二○一三年五月至六月期間,於短短十五天內,於中國多個城市巡演了五十多場。同時,於二○一二、一三、一四、一五年,在華開展了駐地合作方案。“我們與中國有很深的淵源,很重視與中國之間的合作,也很願意來中國發展,這也是我們可以長遠在中國發展的優勢。”睿恩德說。樂團也是首支於人民大會堂演出的美國交響樂團,並參加中美建交三十周年紀念巡演。
坐落於美國東岸的樂團與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和克里夫蘭的樂團並稱為傳統意義上的美國“五大”樂團,傳統上它是古典音樂的堡壘。但二○一一年因為經濟蕭條,申請破產。樂團經過十八個月的重組後,任命了新的音樂總監尼澤一塞甘(Yannick Nezet-Seguin)。“他年輕、富才華,而且很有想像力,總是能給觀眾帶來驚喜。他的曲目選擇是多樣化的,你如果看過他的現場,會被他極強的表演感染力吸引。”韓凱歌說。尼澤一塞甘為每場演出及於中國的巡迴演出注入新動力。
“在宣布破產的那一年,樂團與北京國家大劇院簽訂了駐地合作項目,按照合同,從二○一二年開始,樂團連續五年到訪中國。這是我們申請破產保護之後取得的一些新成就。”韓凱歌說。該項目包括該樂團和中國優秀青年音樂家及作曲家的聯繫,雙方於交響樂的演奏和創作方面交流等。“樂團能迅速地走出困境,中國市場的力量功不可沒”。對國家大劇院而言,和知名團隊長期合作可提高知名度,這可符合雙方的利益。
駐地合作空間更廣
擁有二十多年文藝管理經驗的韓凱歌,常常隨團到各地巡迴演出。對於中國現今的發展,他表示:“中國每一個城市,都各有特色。這些城市的硬件設備發展迅速,音樂廳裝潢華麗,很適合表演古典音樂。”他舉例說:“澳門是一個集賭博和悠閒的小城,有特別文化政策保護該地的歷史文化遺產。而香港是一個國際都市,到處都可見酒吧,甚有異域風情。而深圳是一個具活力和創意的新城市。上海和杭州的新音樂廳,精美獨特得就像一件藝術品,有助我們的古典音樂表演發揮得淋漓盡致。”卜勵德也認同?表示:“中國這些富麗堂皇的新音樂廳,就像現今中國,要致力打造成的一個華麗的品牌一樣。”
談及未來古典音樂在中國的發展,韓凱歌深信:“在中國,學音樂的孩子非常多,古典音樂市場還有許多增長的潛力和空間。我最讚賞的一點是,中國人總是以家庭的形式來聽音樂會,可以讓音樂一代代傳承下去,可惜這在美國是沒有的。音樂的未來一定是年輕一代的觀眾,我們希望於中國開放更多機會給年輕人,讓他們接觸並喜歡交響樂。”睿恩德則補充說:“在我們古典音樂界,great music is great music,因為流行音樂的風格不斷被新的所取代,唯有古典音樂是代代相傳的。樂團樹立了一個理念,每位音樂家的角色不僅是樂團的演奏者,更是公眾接觸古典樂的教師、顧問和導師,他們願意隨時與聽眾面對面地交流。”
現時北京新建了四十多個演奏廳,具有條件舉行多元化的培訓項目。這對發展音樂事業有多大幫助?睿恩德認為:“中國一切都很新,一切還需要時間摸索和適應。包括我們與中國城市簽訂的駐地合作項目等。但我們以音樂為載體,制定策略,透過音樂會、深入社區活動等形式而實現跨文化的交流。”
對於樂團內部發展,負責為樂團與市、州等聯邦政府建立關係的韓凱歌每年會向基金會開展各項常規籌款活動,樂團每年籌集資金超過一千三百萬美元。中美之間的民間交流,也隨?樂團雄心勃勃的發展策略,變得更加豐富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