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除了去各大小劇場看表演,我不時亦會去一些工廠大廈的小劇場(或稱黑盒劇場)看話劇。有時的感覺很新鮮,但更多時候的感覺是有些奇特:這是香港環境的獨特現象。
就像前幾天去觀塘區的工廠大廈,觀看一個小型劇團在自設的小劇場演出話劇。由於開場時間是晚上八時,故此工廠大廈的客用升降機隨?下班時間結束而早已關閉,觀眾到場便要改用載貨升降機上樓。可是工廠大廈的設計有別商業樓宇,載貨升降機連接停車場而在大廈的另一端,故此觀眾需要在大廈兜轉一圈才可到達目的樓層。
所謂黑盒劇場,其實由廠房改裝而成。由於工廈的樓底較高,故此可以懸掛一些特別燈光器材,從高處照射到演出空間,然後擺放六七十張輕便椅子,那便可以形成一個表演場地。雖然現時香港的法例,並不完全符合如此空間的改裝需要,可是大部分藝術團體都很有規律,根據防火條例做足有關安全配套設施,從而令觀眾可以安心觀賞表演。
事實上,香港地積稀少,居住的地方都不能滿足市民需要,更遑論要開闢更多地方開設文藝空間。因此,藝術團體以無限創意開辦自己的表演場地,實在無可厚非。情況就如我曾造訪北京的798藝術區,各個藝術家不約而同地在廢棄工地設置工作室,物以類聚,逐漸發展成一個既吸引觀眾,亦吸引遊客的藝術集中地。藝術需要創意,同時亦需要恆心和努力才可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