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萊茵河》/王 璞

時間:2016-06-10 03:15:47來源:大公網

  讀毛姆《西班牙主題變奏》感覺良好,再讀一本大師遊記——雨果的《萊茵河》。這本書我早已把它放入我“亞馬遜讀書”的心願單,卻一直下不了決心拿下。太厚了,太老了。雨果沿?萊茵河遊歷並寫下這些遊記是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那時的風景,便是有雨果那支生花妙筆描繪,到如今也已是過眼煙雲了吧?

  錯。本來我正在為自己一直沒去、也許再沒體力去那一帶深度遊而遺憾,讀過雨果這本書,我覺得自己不用去了,已經被他帶?走過了那片土地,大河上下,城市鄉野,“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流水。”我想,就算租了輛越野車在那片土地遊歷三個月,也趕不上跟?大師在海德堡尋幽採勝的一個夜晚。那天,他在月光下獨自攀上那座名城旁的一個山丘,無意中看到那個巨大山洞,正詫異間,一位打柴歸來的老婦指?洞口向他呢喃:“海德堡,海德堡(德語:異教徒之洞)。”那是洞的名字,也就是海德堡這個城名的來歷。

  不過最令我驚艷的還不是書中這些俯拾即是的歷險故事,也不是作者的博學廣記、才思敏捷,而是他得天獨厚的悲天憫人情懷,因而能見人之不能見,發人之無所思。在萊茵河瀑布旁,人們都只會觀賞那飛流直下的風景,他卻看到了岩石縫中的“一小叢乾枯的野草。”“在這洪暴中,唯獨缺它的一滴水。”於是感慨繫之:“有些人的心靈也類似這叢草呢。他們枯萎在人類蓬勃發展的漩渦中。”

  到底是寫出了《悲慘世界》和《九三年》的一代大文豪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