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阿燦推有機種植惠農民

時間:2016-06-04 04:00:31來源:大公網

  圖:阿燦現時間中才返港探望年邁的母親

  廖偉雄(阿燦)二十多年前毅然由幕前轉往商場展拳腳,先後搞過不少生意,可惜都失敗告終,甚至累他破產。不過樂觀的他早知道人生必定有高低潮,只要肯去面對及解決,所有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他更學會賺錢要賺之有道,所以十六年前又毅然投身有機種植,希望與他的工作團隊為祖國打造一個生態引擎,造福後代子孫。/大公報記者 文 吳珊珊 圖 麥潤田

  對於阿燦創業屢敗屢戰的經歷,他在不少訪問中都已提及,不再贅述,但大家最感興趣的是,他如何可以有此韌力去跨過每道難關?“我真的做過很多生意,而且每一樣生意就算失敗了,都感到滿足,因為我在不同的過程中,吸收了不同的學問,亦感受到不同的事情。人生是一個過程,會遇上很多不同的事情及問題,就看你怎樣去解決。所有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你去面對及解決它。每件事情都有開心、不開心的時間,但開心是否就是好?不開心是否就是不好?開心之後是否可以永遠都開心?人生一定有高低潮,遇到低潮時只會埋怨是沒用的,要想辦法去解決,解決了就是英雄囉!做人也不應緬懷過去,過去只是讓我們去學習。我們要活在當下,迎接未來,這個世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好不好在於你是否願意去做、去追求,你不做又不追求,怎會好呢?世界一直在改變,改變就有機會出現,如現時流行網購,那麼百貨公司豈不是會沒生意?若然百貨公司沒生意就會影響地產,那麼將來會有什麼興起?自己參考了這些消息再去思想,就會看到未來幾年將會發生的事,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勉年輕人自強不息

  提到近年香港多怨氣,很多年輕人覺得夢想難實現,阿燦坦言,香港的問題是生活壓力太大,因為生活及住宿費用太高,所以他與太太近年也搬去廣州定居,間中才返港看望年邁的母親。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常嘆永世也買不到樓,如果沒理想、不實踐又沒執行力,就一定買不到。今時今日的大學資歷只如當年的中學,所以讀大學不代表可以買到樓,但當你有鬥志、有能力及有執行力去實踐夢想時,保證五年內一定買到樓,而且是用現金購買,因為我自己就做到了。我二十二歲時就用現金買樓,共四十八萬元,但當時我的人工是一個月八百元。其實大家的機會是一樣的,一味怨就永遠是月薪萬二元,永遠買不到樓。如果肯去追求夢想,喜歡你的工作,願意為工作付出努力,且又做出成績,一定有升職機會,人工自然會提高,人工提高即表示社會在賞識你,就會有人找你,你的工作也會增多,這又怎會買不到樓?”

  阿燦笑言,有一個兒子向父親怨言:“都是你貪過癮生我出來!”將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要知道能夠來到這個世界並不容易,精子要很努力才能與卵子結合,然後孕育成一個生命,所以既然來到世上,就要經歷人生,而人生必定有甜酸苦辣,當你學習到、迎接到又解決到問題,就會高了一個grade。“每個年輕人都想改變一些事,但自己什麼也沒做過,不知道方法及渠道,憑什麼?以演藝圈為例,如果一開始我就要去改變演藝圈,肯定沒人會喜歡我,一定排斥我,因為我沒有基本觀眾也未有各方面的基礎,憑什麼?很快就會被人踢走,根本無法在圈中生存。以周星馳在劇集《他來自江湖》中的演出為例,若不是吳孟達肯遷就他,他們的對手戲一定不好看,他也不能建立觀眾緣,所以不是說要改變就改變,一定要有自己的地位才能去改變”。

  享賺錢助人的過程

  現在阿燦在一間農業生物科技公司擔任總經理,公司除了在廣東種植有機稻米,還開發一系列產品如酒、醋、護膚液、清潔劑等,而這份工他已做了十六年,“做農業需要時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要改變一樣事物,也不能用舊方法,必須用新的技術以及新的方法,我們希望為中國打造一個生態引擎”。用十六年去打造一項事業,背後的財力可想而知,阿燦坦言他的老闆是一位高人,在金融巿場賺了很多錢,但他有一顆中國心,就是希望引入新科技去帶動中國農民,改變他們的固有思想。“我記得第一日認識老闆,他就問我一個問題:‘廖生,你過往在演藝界帶給人很多歡樂,這是你的福氣,但離開這個平台後,你希望怎樣發展?想得到什麼?以你的知識、能力以及人際關係,賺錢是沒問題,但賺錢的最高情操是什麼?就是既可以賺到錢又可以幫到人。現在中國十三億人口中,有九億是農民,他們都是小農,能力、錢、新技術都欠缺,加上民智未開,會胡亂添加農藥。如果你以藝人的影響力去推廣帶動一個生態事業,引導開發民智,你的功德及得?有多少呢?’”

  這一席話後,阿燦就決定加入該公司,不過最初也困難重重,“我們開始時是由公司提供有機肥給千家萬戶的農戶去種植,但他們不明白何謂有機,偷偷再放入化肥及農藥,所以失敗了,後來我們改為由公司租地請農民來耕種,這才成功訓練出幾百個對有機耕種有認識的農民,這亦變成公司的資產”。不過頭兩年種出的有機米很難賣出,因為屬新事物,又未有有機認證,加上價錢高,所以貨倉堆滿未能賣出的米,但老闆此時反過來安慰他,叫他不用擔心,最重要的是做好基本,只要質量好,人家就會來買。阿燦說:“當時我想,食品最重要的是人家肯開口吃,叫人吃第一啖是最難的,加上很多人已習慣吃某一個品牌的米,很難一下子改變,所以我免費請人吃,吃完他們覺得好就買,然後又介紹給朋友。現在公司租用的田已擴至五千多畝,未來還會設酒廠及醋廠,後者將於八月投產。”

  有了安全原料後,他們便進行農業工業化,生產不同的安全產品,然後就進行農業旅遊化。阿燦說:“這不是賺錢,是讓世界認識農村,農村認識世界,將世界文明帶入農村,農民才會文明。當農村種出優質產品,農民富裕,就是中國的富裕。”為了進行農業旅遊化,阿燦在廣州花都的龍場建立了一個養生山莊,在五年裏他看?春夏秋冬的轉變,看到花開花落,他也像明朝哲學家王守仁一樣悟道,並說:“為何有春夏秋冬,花開花謝?這就是人生,是你改變不到的,所以人無論貧富,都一定會遇上問題。有人說人生是苦的,但苦與甜都是這樣過,為何不去享受過程?如果這只是一個過程,那麼高低起伏也不再算是什麼了,所以如果你改變不到自己的觀念,那就什麼都做不到。我現在的工作就是改變農民的觀念,這是十六年來最重要的工作,這樣他們才知道種植有營養的植物是自己的福氣,因可以為很多人帶來健康。”

  嘆香港娛樂圈滯後

  雖然身居廣州,阿燦也有留意香港的事情,特別是娛樂圈。對於近年香港娛樂事業被韓國及內地超越,阿燦認為是香港政府不重視娛樂所致,他說:“政府這些年來只成立了一個電影發展基金,並沒有做主導去帶動香港娛樂事業的發展。二十年前,香港的歌曲及電影在內地佔有重要地位,香港的品味也是潮流指標,但政府沒有繼續發展。韓國的娛樂事業發展蓬勃,就是因為有政府帶動,像第一部韓劇能夠進入內地,是靠兩國的關係,到韓劇崛起,韓國政府又在旅遊業方面推廣拍攝景點,吸引遊客。但過往幾十年,香港拍過這麼多電影及電視劇,政府有否在旅遊業方面做推廣?真的是拿?塊黃金也不懂去賣,只當是石頭。”

  阿燦覺得政府要引導全社會去發展,制訂大目標去宣傳,等大家認同了,再設定小目標去完成。問他會否從政?他卻說:“不會。從政是另一回事,我的提議也未必對,但政府不能墨守成規,如果一條橋行不到就轉另一條橋。香港娛樂事業的根基這麼好,這麼多人才,正如我們訓練了六百個有機種植的專業人才,但如果他們轉去做用化肥農藥的農夫,你說有否前途?”

  場地提供:尖沙咀頂好海鮮酒家

  後記

  很喜歡跟阿燦做訪問,因他有很多處世心得跟你分享,會“袋很多錢落你袋”,例如他講到在娛樂圈雖然認識很多人,但當你發生嚴重事故時,一打電話,立即到你跟前的人只有家人,且家人會幫你想辦法而不是耍你,要錢就拿錢給你,要賣田就為你賣田,所以大家應該多珍惜家人。而阿燦洞明世事,除了因為他本身經歷多之外,也因為他喜歡看書,“我什麼書都看。以前做演員時發現知識不夠,又經常等埋位浪費很多時間,便買很多不同類型的書來看,漸漸養成看書習慣,其實幾十元就能夠學到一樣知識,實在很划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