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朝炸核試場 防泄漏是關鍵

時間:2018-05-16 03:16:25來源:大公網

  圖:2008年朝鮮爆破寧邊冷卻塔場景/美聯社

  【大公報訊】據路透社報道:朝鮮準備炸毀豐溪里核試驗場地,但有關專家強調,炸毀核試驗場遺留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炸毀核試驗場可能散播帶核輻射的廢料。韓國首爾大學核能系統工程教授徐鈞烈(譯音)認為,爆破並不是銷毀核試驗場地最好的方式,存在安全風險,最好的方法是用混凝土、沙子或碎石填埋坑道。朝鮮過去多次在豐溪里進行核試驗,某個坑道附近依舊殘留一定程度的核輻射。

  有分析指,朝鮮此次計劃有利亦有弊。徐鈞烈表示,從以往關閉核試驗場地的經驗來看,關閉並不代表結束,若處理不當,在一定時期內問題叢生,朝鮮當局封鎖豐溪里核試驗場,防止牟利者從核試驗場地盜取核反應物。

  過去的核試驗場地銷毀,曾給當地帶來許多遺留問題。1999年,美國政府花費80萬美元(約600萬港元)用於炸毀前蘇聯在哈薩克斯坦建造的核試驗場地,但據哈佛大學貝爾福中心數據,爆破後的清理與安全工作用了17年時間,耗資15億美元(約120億港元)。

  法國上世紀60年代曾在撒哈拉沙漠進行13次地下核試驗,後對外宣稱已關閉銷毀所有核試驗設施,但2005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數據顯示,在阿爾及利亞的大多數核試驗場地仍能探測出微量的放射性物質,當地居民及阿爾及利亞政府也表示,核輻射確實給當地帶來了環境破壞和健康問題。

  專家表示,朝鮮已經進行了六次核試驗,對於如何防止輻射泄漏應該有經驗。

  核問題專家們稱,朝鮮此次計劃可以看作是為特金會做準備而做出的積極動作,但他們也提出預警,關閉核試驗場地並非美國所設想的「完全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轉的無核化」的第一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