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戰勝ISIS後首次大選 伊拉克求變

時間:2018-05-13 03:15:46來源:大公網

  圖:伊拉克選民12日完成投票之後舉起手指/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報道:伊拉克12日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這是伊拉克宣布擊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後首次舉行的大選,因此相當具有意義。新政府尤其將擔負起推動戰後重建的重任,因此本次大選也被視為對現任總理阿巴迪的信任公投,選民盼改善經濟,打擊貪腐。

  伊拉克獨立高等選舉委員會在全國各地設立了8959個投票中心,投票於當地時間12日7時(香港時間中午12時)開始,投票持續到當地時間18時(香港時間23時)。此次議會選舉的合格選民超過2400萬。

  90萬軍警維持秩序

  儘管伊拉克已正式宣布擊潰ISIS,為確保選舉順利進行,伊拉克當局已採取多項安保措施,出動90萬軍警維持治安,包括提前關閉邊境、機場以及禁止部分路段車輛通行等。在首都巴格達,伊拉克軍警設置三層安保確保選舉安全進行。在投票日前一天,伊拉克安全部隊擊斃6名試圖破壞選舉的ISIS自殺式襲擊者。

  本次選舉首次以電子方式進行,以減少作弊可能。但是官方對投票預先安排不足、不少選民幾個月前已上交了舊的選民登記證,以換取帶生物辨識資料的新選民證。但是,不少人的新證件到了投票日當天還沒準備好,導致他們無法投票,有部分選民因此鼓噪。

  由於當天早上的投票率偏低,當局隨後取消了首都地區的部分安保措施,以鼓勵更多人投票。巴格達部分道路禁止民用車輛進入,很多選民投訴需要走四公里才能抵達投票站。

  派系林立 7000人爭329席

  從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開始,15年的戰亂,伊拉克百廢待興。該國也面臨根深蒂固政治腐敗,還有多年政治僵局所引發的內政問題。伊拉克政黨派系複雜,本次大選共有包括政黨、政治聯盟和獨立候選人在內的約90個政治實體參與,各派別候選人將近7000人,意味着可能沒有單一聯盟會在國民議會329席中取得多數。

  多數伊拉克選民希望這次選舉,能夠幫助伊拉克超越宗派政治,變得更加包容,同時希望創造工作機會、改善經濟,打擊貪腐。60歲的選民穆罕默德說,希望這次大選能夠帶來改變,「安保不成問題了,經濟必須改善。」

  阿巴迪領導的「勝利聯盟」目前民調稍微領先,但面臨激烈的競爭。阿巴迪的支持者多數是感謝他帶領伊拉克戰勝ISIS,並迎來和平。2014年,ISIS在伊拉克攻城略地之際,阿巴迪接任總理,四年後伊拉克宣布全面收復國土,阿巴迪一直在宣傳自己對擊敗ISIS功不可沒。現年71歲的支持者哈桑表示,阿巴迪為死在達伊沙(ISIS的阿拉伯語名稱)手上的伊拉克人們報仇了。

  但是,阿巴迪缺乏個人魅力,改善國內經濟和打擊貪污無力,也成為他在本次大選中的軟肋。阿巴迪最強大的政治對手是他的前任馬利基。2014年,馬利基因ISIS迫近巴格達匆匆下台,但是政治實力仍然相當雄厚。另外,同樣參加反恐作戰的前交通部長阿米里也有不少支持。其支持者說,「他們是唯一與達伊沙交戰,並且獻出自己鮮血的人」。

  新總理肩負重任

  連年征戰也讓許多伊拉克人對政府失望,認為這些政治人物都是熟面孔,過去曾承諾改變社會,但最後仍然失敗,寧願選擇不投票,或者直接在選票上畫叉。50歲的選民哈桑說,所有候選人都很糟糕,至少在阿巴迪任內打敗了ISIS。

  官方預計在投票截止後兩天內公布結果,組閣談判需要數月。連年戰亂使伊拉克變得支離破碎,不管是誰當選,都要面臨重建國家的艱巨任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