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已故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的故居歐思禮路38號 趙宇喬攝
【大公報訊】與熙熙攘攘的新加坡市中心烏節路只有相隔一條街的歐思禮路,享有鬧市中獨有的寧靜。該路上的38號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兩層紅頂小樓,是已故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故居。這是一座承載着記載兩代人回憶的房子,又因為三兄妹的不和,再次捲入輿論的漩渦。
李光耀在回憶錄《風雨獨立路》中曾提及,二戰後在朋友的幫助下,最終選定了歐思禮路38號作為居所,先租後買。在這座高腳屋的地下飯廳,曾見證李光耀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PAP)的誕生,也是該黨的秘密會議處。
這座房子,不論作為李光耀私宅,還是人民行動黨過去的辦公地點,對新加坡而言,都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根據李光耀生前最後一份遺願,故居在他離世、女兒李瑋玲搬走後便要被清拆。在李光耀去世兩年後,李瑋玲和幼弟李顯揚於去年6月突然控訴兄長、現任總理李顯龍為了政治資本,不願執行父親的遺願清拆故居。李顯龍對此予以否認,最後轉交一個專為故居去留的部長委員會出台方案。
踏入今年四月,紛擾了逾半年的故居風波又有了新的進展,委員會提出三個選項:保留故居,拆除但保留具紀念性的地下層飯廳,以及完全拆除並重新發展該地段。李顯揚和李瑋玲堅持拆除,顯示爭議仍未解決。
在新加坡,李家的事情從來既是家事,又是國事。歐思禮路38號無論拆還是不拆,李光耀留給新加坡人的精神遺產,才是那一座永遠不能被拆掉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