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地標古蹟活化 留住獅城回憶

時間:2018-04-16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前身是郵政總局大樓的新加坡富麗敦酒店   趙宇喬攝

  蜿蜒貫穿於整個城市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母親河。矗立於新加坡河河口、擁有90年歷史的新加坡舊郵政總局浮爾頓大樓,既經歷了新加坡從英國殖民地到獨立建國的重要年代,也成為新加坡從蕞爾小國發展成「亞洲四小龍」的歷史見證人。新加坡與香港一樣寸金尺土,因此對歷史建築活化格外重視。浮爾頓大樓已被入選為新加坡受保護程度最高的國家古蹟,在活化計劃下,成為新舊交織的地標之一。/大公報記者 趙宇喬

  新加坡於1819年開埠,貿易往來頻繁,郵件數量也隨之增長。英國殖民政府下令在新加坡河口建一座郵政總局,1924年動工,四年之後竣工,當時是新加坡最大的建築物,以第一任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羅伯特.浮爾頓(Robert Fullerton)命名。

  在新加坡現代道路系統建起來前,獅城人都跟着里程碑走路,處在河口的浮爾頓大樓的里程碑被標註為「零點」,代表新加坡全城在此開始。

  新加坡的「零點」

  作為一棟歷史建築,浮爾頓大樓的角色一直在演變,二戰時是英軍醫院,日軍佔領期是其軍政部總部。在新加坡獨立初期,它又變為稅務局、海事局、經濟發展局等政府部門的總部,新加坡眾多領導人,包括前總統納丹、前副總理吳慶瑞以及國務資政吳作棟,都曾在這裏辦公。

  浮爾頓大樓外的浮爾頓廣場,亦是新加坡政治的見證。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新加坡政黨經常在浮爾頓廣場舉行午間集會。1980年,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冒着滂沱大雨,在浮爾頓廣場發表他的經典演講:「不論誰管理新加坡,都必須要有鐵一般的毅力。要不然就算了吧。這不是紙牌遊戲,這攸關你我的生存。我用了一生把這建立起來,只要我負責,沒有人能把它擊倒!」

  1996年3月,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宣布浮爾頓大樓為受保護的建築文物,郵政總局遷出,由香港信和置業將其改建成酒店。2001年,浮爾頓大樓變身富麗敦酒店,正式開門營業,目前已成為四大地標性酒店之一。

  新加坡政府對歷史建築保育非常重視。富麗敦天地總經理韋志宏透露,浮爾頓大樓改建期間,所有歷史原跡和建築的細節都原樣修復和保留了下來,包括兩層樓高巨型多立克柱廊和雕塑。在富麗敦酒店內歷史廊,展出當年的信封、歷史照片和視頻,還保留了當年的紅色郵筒。

  舊郵政總局一旁是紅燈碼頭,當年飄洋過海的華人登岸的地方,因當時懸掛着為船隻引航的紅油燈籠。2014年5月,紅燈碼頭活化為餐廳,保留了原有的無柱式建築。

  李光耀演講 夫人在陽台聆聽

  2015年12月,富麗敦酒店被正式列入新加坡第71個法定國家古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主持了相關儀式。李顯龍稱,浮爾頓大樓的變化,反映了新加坡的發展,在這期間新加坡從第三世界晉升到第一世界,他相信,這棟國家建築會繼續見證新加坡未來的繁榮與蓬勃歲月。

  這棟歷史建築對李顯龍來講也充滿個人回憶。李顯龍曾透露,「李光耀先生會在人民行動黨的午間群眾大會發表演講……他經常會呈獻令人鼓舞和難忘的演說,通常在炎日下,有時候在傾盆大雨下,我母親會坐在浮爾頓大樓的陽台聽他演講。」

  富麗敦天地的歷史建築群在活化計劃下,紀錄着新加坡歷史及集體回憶的點滴,成功將「過去」與「將來」連結在一起,呈現出獅城的獨特文化與歷史。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比香港小,保育和活化工作做得細緻,古建築新舊交融成為地標吸引人流,值得香港借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